过去一年里,研究宗教统计的人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趋势。在Z世代中,去教会的男性比例竟然高于女性。
事实上,大约有四分之一在 2000 年后出生的男性表示,他们每周都会参加教会聚会。这一比例不仅高于同龄女性,也高于 1960 年至 2000 年间出生的男性。Z世代的男性比千禧一代男性更有可能说信仰对自己很重要,而且这一比例与Z世代女性几乎持平。
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教会正在呈现出一种坚实而充满活力的男性气概愿景。
“当我和妻子在主日礼拜中一同敬拜,以信仰为中心建立关系时,我感到自己很有男子气概。”Z世代内容策划人、神学院学生路克·西蒙(Luke Simon)写道。“当我与弟兄们一起查经,彼此挑战、在属灵的弟兄情谊中共同成长时,我感到自己很有男子气概。当我在工作中努力付出、造福社区,知道自己的付出贡献于比我更宏大的事业时,我同样感到自己很有男子气概。”
对于一个被两种极端男性形象所塑造的一代人来说——要么是自我中心、支配欲强的男性,要么是被动、犹豫不决的男性——教会提供了一个更好、更真实、更健康的男性气概愿景。西蒙如此总结道。
那么,教会该如何把这件事做好呢?
福音联盟采访了几位牧师,询问他们在教会里看到的弟兄门训方面最大的需要,以及他们自己做过的,或在别的教会见过的、对弟兄事工最有帮助的做法。
“当然,弟兄们最终需要的是福音。”密歇根州荷兰市中央大道基督教改革宗教会(Central Avenue 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 CRC)主任牧师查德·斯廷威克(Chad Steenwyk)说,“但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混乱福音的时代,社会公义、基要主义式的律法主义、道德治疗神论(therapeutic moral deism)掺杂其间,弟兄更需要在教义和信仰告白上的门训。”
换句话说,他强调:“弟兄需要回到最基本的问题:神是谁,基督是谁,福音是什么。为了反对美国教会的‘女性化’,有人试图把它‘男性化’。但若要真正像基督对待教会那样去带领、去爱,男人首先必须认识基督。”
这种认识需要在群体中发生。马萨诸塞州佩珀雷尔基督徒团契(Pepperell Christian Fellowship)牧师斯蒂芬·维特默(Stephen Witmer)指出:“弟兄最大的需要,就是要刻意地在其他弟兄带领下接受门训。”
因为,即使弟兄们掌握了正确的教义,他们往往也不清楚该如何把理念转化为实际的带领。
在奥马哈的“在神面前教会”(Coram Deo),弟兄蒙召在教会和家庭中承担起带领的责任。(图片提供:鲍勃·图恩 Bob Thune)
“许多弟兄在属灵道路起初主要专注于个人成长,但他们往往没有准备好在属灵上带领别人。”北卡罗来纳州罗利“神的形象教会”(Imago Dei Church)教导牧师沃尔特·斯特里克兰(Walter Strickland)说。
佛罗里达州坦帕“活信圣经团契”(Living Faith Bible Fellowship)牧师达里尔·威廉姆森(Darryl Williamson)也在牧养中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我们需要帮助弟兄们建立一个愿景,让他们明白,即使不是牧师或敬拜团队的一员,他们依然可以在教会里中心服事基督。我观察到,许多人更渴望深入探讨个人议题,好像只要能敞开透明,就算进入了门训的突破口。但真正的需要,是找到忠心服事基督的方式。作为牧师,我们必须帮助弟兄看见,他们如何能够忠心而有果效地服事。”
在家庭中,带领同样是一大挑战。俄勒冈州波特兰鑫森浸信会(Hinson Baptist Church)牧师迈克尔·劳伦斯(Michael Lawrence)说:
“我们很多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看到坚实的、合乎圣经的互补主义榜样。而仅靠读书,很难学会如何带领妻子和儿女。他们需要看到实际的榜样,但遗憾的是,我们缺少足够的年长弟兄为他们做出示范。”
一、呼吁他们带领
虽然许多弟兄一开始可能并不觉得自己适合带领,但呼召他们站出来仍然至关重要。
斯廷威克解释道,在中央大道基督教归正会,按立圣职的教会领导职责历来由弟兄承担。“他们确实不负所托。”他指出:“正是在理事会和堂会的议事厅里,这些弟兄们接受着系统的门徒训练,既学习牧养会众之道,又操练带领家庭之责。”
二、一对一查经
没人希望出现装备不足或缺乏果效的领袖,而弟兄们自己也不希望如此。训练弟兄成为带领者的一个最佳途径,就是“一对一的门训和小型门训小组。”维特默牧师分享说,“透过这种最基本的方法,我们看见有人归向耶稣、新信徒在信仰中成长,也有弟兄得到装备,预备好在教会中承担带领的角色。”
维特默从英国剑桥大圣安德烈堂(St. Andrew the Great)中学到了这一点。
从右到左:斯蒂芬·维特默、他的前实习生、牧会驻堂同工,以及新来的副牧师。维特默说:“这张照片对我格外珍贵,因为它代表着我们教会致力于培养更多福音工人的承诺。”(图片提供:斯蒂芬·维特默)
“他们建立了一种一对一门训的文化,深入到教会的方方面面。我猜,教会里有 60%到 70%的人,都在和另一位基督徒一对一地读圣经。”维特默说,“这令人惊叹,而且在传福音和门训上都非常有果效。”
斯廷威克也表示,查经是他服事的弟兄事工的核心。威廉姆森也认同这一点。
“我很欣赏纳什维尔以马内利教会(Immanuel Church)的做法,他们装备所有弟兄在神的话语里扎根。”威廉姆森说,“我见过(荣休牧师)雷·奥特伦(Ray Ortlund)带领查经的方式,即便是深入的旧约研读,也能与个人的鼓励和互动紧密结合。”
如果要推荐材料,佩珀雷尔基督徒团契会用马提亚媒体(Matthias Media)出版的小册子《初学者手册》(Just for Starters)帮助新信徒。
“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维特默说,“我带领过四轮门训小组,每轮持续 12 到 18 个月,每组大约 5 到 7 个人。我们教他们如何查经、如何带领查经,我们一起研读神学,也在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最近,他又带领了三期为期一年的长老训练课程,使用的是鲍勃·图恩(Bob Thune)的《福音长老职分》(Gospel Eldership)。“我们教会里现在服事的几位敬虔长老,就是通过这些训练成长起来的。”他说。
三、培养友谊
小组学习的另一大益处,就是能帮助弟兄们建立关系。1990 年,仅有 3%的男性表示自己没有亲密朋友;而到 2021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 15%。在 30 岁以下的男性中,更是高达 28%。
“我们为弟兄们提供的最有意义的活动之一,就是读书会。”斯特里克兰说,“这些小组一周会在不同时间聚会,讨论各种主题。这种形式能够回应许多成年男性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缺乏深厚的男性友谊,二是交流浮于表面。”
随着年纪增长,男人们往往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工作、婚姻、育儿、社区参与。斯特里克兰说:“这些责任使得他们很难像大学时期那样,因为有大量的时间在一起,可以自然而然地交到朋友。”
如果他们搬到新的社区,想建立深厚的友情就更难了。
“教会如果能为弟兄们创造一些环境,大家一起属灵成长,彼此督责,就像圣经所说的‘铁磨铁’。”他说,“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有结构的聚会,往往会慢慢发展出更自然、更随性的友谊。”
四、聚集
友谊同样可以从大团体的活动中开始。
在佩珀雷尔基督徒团契,弟兄们会一起参加退修会、独木舟之旅、保龄球活动。他们也会共同完成一些工作项目,举办游戏之夜,或者一起动手做早餐、分享美食——当然,少不了大盘大盘的培根。
在中央大道改革宗教会的“学员计划”(Cadets program)里,不同年纪的弟兄们会一起动手完成项目。(图片提供:查德·斯廷威克)
“这些活动都很有益处,它们加深了弟兄之间的关系,引导我们更亲近基督,也让大家有机会邀请还不信主的朋友一起来参加。”维特默说。
在美国西北地区,鑫森浸信会也在积极推动弟兄们的聚集。
“我们为弟兄们举办的最好的固定活动,就是每季度一次的周五晚聚会。”劳伦斯牧师说,“活动的特色是丰盛的烧烤肉食,再加上一堂相关主题的教导——今年我们正在学习乔纳森·利曼(Jonathan Leeman)的《权柄》(Authority)——之后大家会围坐分组讨论。”
劳伦斯说,这个形式非常有效:“它能吸引各种不同的弟兄来参加,也很有助于促进持久的关系。”
在佛罗里达州坦帕的活信圣经团契,弟兄们每月会在周六早晨聚会。
“活动从早餐团契开始,然后进入到查经或其他教导时间。”威廉姆森牧师说。
接着,到上午 10 点,他们就开始动手服事。
第五、积极服事
活信教会的弟兄们大约会花两个小时帮忙打理教会设施,也会协助弟兄姊妹在家里的需要,或者在教会周边社区中服事邻舍。
“我们认识到,要建立一个牢固的弟兄群体、并且加深关系,仅靠坦诚谈话是不够的,还需要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威廉姆森说,“我们常常谈到,作为弟兄,要让教会和社区感受到我们的存在。我们相信,敬虔的弟兄在场,本身就是神所赐下的一份特别恩典,我们希望这种存在能被人看见、被人感受到。”
在活信圣经团契,弟兄们会先一起查经、团契,然后再出去服事。(图片提供:达里尔·威廉姆森)
斯特里克兰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除了要创造能够建立深层关系的环境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很多弟兄其实是通过一起干活,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关系。一起服事、共同朝着一个以使命为中心的目标努力,不仅推动了教会的使命,也为弟兄们提供了重新学习如何建立友谊的机会。”
这类事工往往也可以和其他本地教会合作完成。
“我们从与另一间志同道合的本地教会联合举办弟兄退修会/露营活动中,获益良多。”劳伦斯牧师说。
在密歇根州,斯廷威克牧师提到:“有一间教会在校外为社区里的少年男孩开设事工,主要教授生活技能,比如电工、管道维修、打猎等。我们教会里也有弟兄参与其中。他们或许并不是天生的老师,也不一定在课堂环境中有自信,但通过这些实际操作的活动,他们能与年轻人建立关系,从而分享基督,见证福音改变人生命的力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央大道改革宗教会的弟兄事工。(图片提供:查德·斯廷威克)
这些想法其实并不新奇。无论是呼召弟兄担任执事、开设弟兄查经班,还是组织周二晚上的公园足球赛,忠心的教会领袖们一直以来都在做这些事。
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在神面前教会牧师鲍勃·图恩说:
“我们为弟兄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呼召他们积极参与到福音群体,也就是小组中来,并不断呼召他们在家庭、小组和整个教会里承担起属灵带领的责任。”
“当我们这样做时,往往会塑造出越来越渴慕神、属灵成熟的男人,或者至少,靠着神的恩典,推动弟兄们朝着这个方向成长。”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6 Seasoned Pastors on Best Practices for Men’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