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寻找数字时代的生活智慧
书评:《数字礼仪》,塞缪尔·詹姆斯
2023-10-17
—— Patrick Miller

“断一天网,享受一天的数字安息。”

“把屏幕调成黑白色。”

“限制使用 APP 时间。”

网络上不断涌现这些点击率很高的博文,它们都承诺会治愈我们无处不在的上瘾问题,这些文章的频繁走红说明我们许多人已经迈出了康复之路的第一步:承认自己有问题。这问题的表现是:你好,我叫帕特里克,我把我的苹果手机当做身体的一部分。

问题在于,这些解决方法——其中很多我都用过——把我们对数字多巴胺的依赖主要视为一种时间陷阱。我们似乎认为,如果我们能夺回被设备偷走的时间,就能中和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话确实不错。少看 Instagram,多一点时间陪伴女儿,你牺牲的不过是几个点赞,换来的却是一段有意义的关系。

但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因为 Instagram 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时间表。它影响的是你的灵魂。

塞缪尔·詹姆斯(Samuel James)是一位技术现实主义者,也是十架出版社的版权副编辑。他在《数字礼仪:网络时代重新发现基督教智慧》(Digital Liturgies: Rediscovering Christian Wisdom in an Online Age)一书指出,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时间陷阱,也是一个灵魂陷阱。它是一台扭曲现实的机器,通过改变我们的数字使用习惯来让我们接受一种新的认识论环境,重塑我们对网络世界的思考、联系以及反应。我们日常的数字习惯在我们体内形成了一种网络智慧, 但它其实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智慧。

詹姆斯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它无法给出一篇“七大招式戒掉手机瘾”的吸睛好文。但是它的好处在于,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技巧、窍门、捷径或提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实质性、敏锐的分析,帮助我们看出互联网如何将基督徒训练成为数字巴比伦的公民,在那里,它的价值观、所爱、品格和行为都与天国之道截然相反

这正是詹姆斯在他这本敏锐(而且篇幅不长)的书中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亚马逊网站对本书的介绍如下:

数字礼仪:网络时代重新发现基督教智慧

塞缪尔·詹姆斯 著

在《数字礼仪》一书中,技术现实主义者塞缪尔·詹姆斯研究了技术模式与人类欲望之间的联系。每个人都渴望一瞥天堂;詹姆斯认为,他们只是找错了地方——他们试图从互联网里找到天堂。

这本通俗易懂的书揭露了五种“数字礼仪”,这些“礼仪”让人无法思考重大真理、接受不舒服的事物、并承认上帝是他们的造物主。塞缪尔呼吁读者在基督里信实地生活,从圣经中找到智慧,在上帝完美的设计中安息。

十架路出版社(Crossway),208页。

自我表达机器

上世纪末,表现型个人主义征服了美国文化。它是电影和音乐的“出厂模式”,也成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做决定、教育孩子以及更多其他事务的指南。

我们训练孩子通过搜寻内心来发现自己是谁。自我成长大师建议成年人要相信自己的情感、直觉和欲望,这些是他们发现自我的忠实向导。将外在的生活方式、行动与内在的自我统一起来,这样你就能得到幸福。

詹姆斯指出,在本世纪末,一场革命正在同时进行,最终形成了有史以来最能表达自我的媒介:社交网络。乍一看上去,这似乎有悖常理。

这项旨在帮助大家连接到外部数字关系网中的技术,是如何强化迷恋自我的个人主义的?

答案就是自我表达。你的 Instagram 账户不是你。它是一个你精心打造出来的自己。在这里,你可以无拘无束地向世界展示一个与内心自我认知一致的自我版本。然后,Instagram会将这个虚构的、自我打造出来的数字自我传给他人。他们在你的数字自我表达,也就是你内心的真实表达下点赞留言。数字社区对你的数字自我表达予以肯定和认可。

这种数字“本真性是詹姆斯提到的第一个数字礼仪(塑造人生的实践)。经典的社交媒体营销手册也同意这一点。他们真诚地在网上大赞“做真实的自己”。当然,这完全不可能。但是,作为高度个人主义的数字原住民,向世界宣告他们所谓的内心世界,“本真性”是唯一可能的目标。

嗜恶

数字真实性的核心是情感表达。詹姆斯把焦点放在网络羞辱和愤怒上。他的洞见并不是指出社交网络让我们愤怒——我们现在都知道,脸书通过算法刻意煽动仇恨。相反,詹姆斯指出,社交网络使行为习惯化。它训练我们以愤怒者的身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不同事物,我们第一反应是情绪上的回应,其次才开始思考。社交网络强化了这样的行为方式,并为之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

将这些因素放在一起,我们的日常数字习惯就不再是中立的了。你可能不会感到愤怒。你可能不会假装真实。你可能不会在网上羞辱他人、购物或浪费时间。但詹姆斯表明,你仍然沉浸在一个旨在灌输某种处世方式的大环境中。你可以大大减少上网时间,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依然还要抵制这些更深的因素影响你的生活。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看清互联网如何塑造你,你也需要通过圣灵的智慧来抵制这种诱惑,要建立一套天国的实践、习惯和美德来反转数字巴比伦对你的影响。

数字巴比伦设计的本意就是要扭曲你的生活,只不过这种扭曲不是通过武力,而是对我们的灾难性欲望循循善诱。神的恩典是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东西。

肤浅的解决方案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不幸的是,即使詹姆斯对数字巴比伦做出了如此深刻的分析,那些最需要了解互联网扭曲人性力量的人却最不可能来读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个互联网重度使用者而言,阅读《数字礼仪》都将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尤其如果他们已经接受了社交网络精神的话。

有些人会指责詹姆斯维护现状,他们会正确地指出互联网的民主化力量让那些本来发不出声音的人现在也能发声。也有人会对他对愤怒的批判表示不屑,认为正义的愤怒(当然这也是这类批评者声称要实践的愤怒)是扭转教会内部外部之不公浪潮的唯一途径,无论是抵制变性积极分子,还是抵制白人基督教父权主义。

但这些批评与詹姆斯的论点相去甚远。他的观点是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它将用不公正的手段追求公义的行为合理化,将有意义的公开辩论变成了个人表达自我的表演平台。在许多情况下,使福音派在网络上四分五裂的冲击波就来自于媒介对这些裂痕的推波助澜。

我们忽视了关注力、耐心和深思熟虑的重要性,因为当代话语的主要载体是分散性的、匆匆忙忙、打情感牌。这正是有思想的基督徒和事工领袖必须关注数字礼仪的原因。仅仅对我们的数字上瘾症提出肤浅的解决方案,无论多么有帮助,对改变网络生活的深层习惯于事无补。

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教会扎根于古老的圣经智慧,浸润在传统的认识论环境里,持续不断地去倾听和理解,用文明和智慧的话语,以及对仇敌的爱来抵制数字巴比伦对我们的影响。

詹姆斯博采众家之长,他巧妙地将詹姆斯·史密斯(James K. A. Smith)、卡尔·楚曼(Carl Trueman)和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等人的思想汇集在一起,揭开了巴比伦数字妓女的面纱。他让我们渴望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城——这座城的特征是真理、信仰、盼望、关爱,而不是虚无、互相猜疑、愤世嫉俗和愤怒。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Find Wisdom to Live in a Digital Age.

Patrick Miller(派崔克·米勒)是穿越(The Crossing)教会的一名牧师。他在播客《真理超越部落》(Truth over Tribe)中提供文化评论和与领先的基督教思想家的访谈,并且于人合作了《真理超越部落:效忠于羔羊,而非驴子或大象》(Truth over Tribe: Pledging Allegiance to the Lamb, Not the Donkey or the Elephant)一书。他与艾米莉结婚并育有两个孩子。你可以在Twitter上关注他。
标签
数码
控制
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