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与家庭
普通基督徒家庭是否可以“简单地做一个选择”:不生孩子?
2025-08-12
—— John Piper , Tony Reinke

有些宣教士家庭可能会出于宣教的处境考量,主动决定减少生育子女数目。但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又该如何?一对住在芬兰、没有孩子的夫妇想知道:一个普通的基督徒家庭是否可以“简单地做一个选择”:不生孩子?

首先,“我不认为真的存在所谓‘简单选择’这种事。”说到“简单选择”,就好像是“没有任何挣扎、冲突或思考,只是因为我们想这样做”。对此,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存在这样的事。我们出口的每一句话——更不用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从我们内心丰富的渴望中流露出来的(太 12:34)。因此,选择不生孩子,其实是出于“那些深层的现实,它们塑造了我们的内心、偏好、欲望、渴望和我们的倾向”。在这个选择背后,有五个方面会显明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第一,孩子是宝贵的礼物,也是夫妻关系的常态。

无论是在人类堕落之前(创 1:28),还是堕落之后(创 9:7),圣经中夫妻生养孩子都是常见的模式。“从圣经的明示与默示来看,已婚夫妇有孩子,是正常、美好、恰当、自然且常见的。”孩子是极大的礼物(诗 127:3–5),是父亲的荣耀(箴 17:6),是母亲的福分(箴 31:28)。“当许多现代女性——我认为这是目光短浅的决定——选择放弃这样的福分,而与此同时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愿意付出一切来得着它,这实在令人惋惜。”

第二,神知道每个家庭都会经历挣扎。

在这个世界上,亲子关系可能会出现极其糟糕的局面(撒下 18:33;箴 30:11;太 26:24;路 12:52)。“圣经并不是一本关于幸福家庭的美好童话。在圣经中,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以某种方式破碎了。但这一切——没错,所有这些——都不会否定一个持续的现实:生育和教养儿女是正常、美好、恰当、自然且常见的。”

第三,人生的目标不是为了避免“艰难、心碎或苦难”。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未来的孩子是否会在出生时有残疾,或在长大后因不信主而“令我们心碎”。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否会比我们更长寿。即便是健康、敬虔的孩子,也会要求父母做出种种牺牲。但在这一切当中,圣经的前提是:我们是在并且通过生活的挣扎中得救,而不是绕开这些挣扎得救(徒 14:22,20:35;雅 1:3)。

第四,我们无法预知孩子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谁也不能预测自己的孩子“是人类的负担还祝福,是咒诅还是恩典,是索取者还是给予者”。一个儿子也许长大后只是个“依赖他人,并制造巨大碳足迹的寄生者”;也有可能他会成为一个天才,“发明拯救数百万生命的技术”。然而,父母仍然蒙召要教养儿女,使他们在荣耀神的同时成为世界的祝福。

第五,神在生育的秩序中清楚启示了祂设立的道路。

圣经(以及自然)都显明,夫妻生育是常态,“除非神亲自清楚地指示,为了高举基督、舍己顺服而不生孩子,是祂为我们安排的道路”。[1]

有夫妇想在某段时期内为避免怀孕而祷告。这可以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在两组经文之间取得平衡。在《创世记》中,神说“那人独居不好”——男人应当迎娶妻子(创 2:18)。二人应当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 1:28)。因此,“在神所造的世界中,渴望并建立家庭,是正当、正常和合宜的。”我们也应当“养育许多敬畏神的儿女,让他们遍满全地、彰显神的荣耀”。

但接下来,保罗却接着说:“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林前 7:26–27),单身男子保持独身也是“好”的。他指出,若论到专心事奉基督,单身甚至“胜过婚姻”。在《创世记》2 章 18 节的背景下,这一主张就显得“惊人”,“保罗竟然会说,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不结婚,保持独身,是更好的选择。”

这里的重点在于:“虽然在创造的普遍秩序中,追求婚姻是正当、合宜、正常的;但如今基督已经降临这个世界,也就有了救赎性的优先——出于救赎和拯救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不进入婚姻,反而是正确的选择。这意味着,在十字架的这一边,基督至上的国度原则与价值,已经相对化了创造秩序中的婚姻诫命”。创造的命令本是美好的,但它的“美善”必须服从于“基督的荣耀与国度的拓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婚姻,也延伸适用于是否生育子女。

“换句话说,在创造的秩序中,婚姻和生育的确是为所有人设立的普遍、正当、美好的模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情况,为了高举基督、以神为中心、拓展国度的缘故,减少生育子女的数量,或许是适当的选择。”

所以,关于“箭袋里应有几支箭”的问题,变得更复杂,而不是更简单了。因为这个问题真正涉及的,不是家庭规模,而是我们的优先次序是否真以“彰显基督、以神为中心、拓展国度”的动机为导向?还是被“惧怕、不信、自私或世俗化”所驱动?神知道我们的心。“祂是慈爱的父,祂爱孩子。但我们是否生育子女,并不是祂最优先在意的事。祂对祂儿女的最优先目标,是高举基督的信心和使基督显大的喜乐——并让这种信心和喜乐满溢出来,去满足他人的需要。”

这才是祂最看重的。祂爱有许多儿女的大家庭——不是因为孩子本身,而是为着基督的缘故。所以,关键的问题是:“不论我们有许多子女,还是只有少数,我们的生命如何彰显基督的伟大?”[2]

*****

[1] 改编自发表于 2020 年 8 月 3 日的“派博牧师答疑”第 1507 问:“Are Christian Couples Required to Have Kids?”

[2] 改编自发表于 2018 年 3 月 26 日的“派博牧师答疑”第 1176 问:“Is It Sinful for My Husband and Me to Pray against Pregnancy?”


译:CP/SG;校:JFX。原文刊载于《派博牧师答疑》(Ask Pastor John)一书英文版 186-188 页:“Can nonmissionary families “simply choose” to go childless?”

John Piper(约翰·派博)是“渴慕神”网站(DesiringGod.org)的创始人及导师,伯利恒学院和神学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长。他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伯利恒浸信会(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担任牧师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书籍,包括《渴慕神 : 论禁食祷告》、《十点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让头脑被灵性的激情点燃》等。
Tony Reinke(托尼·瑞科)是渴慕神的资深撰稿人,著作有《手机改变你的12种方式》(暂译,2017年出版),《约翰·牛顿论基督徒生活》(暂译,2015年出版)和《点燃!基督徒读书指南》(暂译,2011年出版)的作者。他是“Ask Pastor John”播客的主持,与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会区。
标签
宣教
家庭
生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