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我们的父,不仅因为祂是我们的创造者,还因为祂是我们的救赎主;这是基督徒与神关系的独特之处,也是我们在与祂相处时能把祂当作父亲的原因。
在旧约神饶恕和救赎以色列的背景下,神是以色列的父(以色列是祂的儿子)。虽然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对于称神为父这件事仍有犹疑(并对耶稣这样做感到愤怒),但耶稣称神为父,并教导跟随祂的人也这样做。神是圣父,神也是圣子,父差子来执行祂的救赎计划。圣子与圣父之间的区别并不在存在的本质上——圣子与圣父一样神圣,区别在祂们关系的运作上,在这个关系中,圣子降临到世上来完成圣父的旨意。我们以神为父,是通过圣子耶稣,藉着基督为我们所做的救赎工作通过收养关系我们得以分享祂作为儿子的身份。
今天的基督徒认为把神当成我们的天父是理所当然的,但很少有人停下来思考这个称呼的真正含义。我们知道,耶稣曾教导祂的门徒祷告说“我们的父”,闪语中的“阿爸”(“父”)是为数不多的我们新约圣经所保留下来、未经翻译的耶稣使用过的词语之一。今天几乎没有人会觉得这个称呼很奇怪,但许多人惊讶地发现耶稣时代的犹太人,甚至祂自己的门徒都对祂的这个教导感到困惑。这是因为今天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人们还不了解“父”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和更广泛的寓意。这个称呼已经如此普及并广为流传以至于我们不会再质疑它了,因此我们也常常意识不到它对于我们理解神有多重要。
当耶稣说神是祂的父时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但这是祂的发明吗?祂的教导在犹太教(甚或在异教)中就没有先例吗?耶稣称神是祂的父,第一次出现在关于安息日的辩论中。耶稣宣称祂在安息日治病是对的,故而祂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约 5:17)。换句话说,虽然在第七天神从祂的创造之工中安息了,但祂的维系之工和最终的救赎之工仍在进行。此外,耶稣将自己的事工与天父持续的工作联系到一起,这就带出了祂们之间关系的问题,而这让祂的犹太同胞感到激愤。正如福音书中记载的(约 5: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做平等。
犹太人的反应合理吗?旧约很少用“父”这个词来描述神,但至少有两处重要的经文使用了这个词。这两段经文都出现在《以赛亚书》的末尾,以犯罪和悔改为背景。第一段是这样的(赛 63:16):
亚伯拉罕虽然不认识我们,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你却是我们的父!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父,从万古以来,你名称为我们的救赎主。
第二段写道(赛 64:8-9):
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记念罪孽。
乍看起来,以赛亚称神为父可能是因为祂是以色列的创造者,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神是每个人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以色列人的创造者,但祂并没有与每个人建立盟约关系。以赛亚称呼神的方式清楚地表明他认为以色列与神的关系是特殊的,不同于神和全人类的关系。他称神为父就是在承认与神之间特殊的关系。在这几节经文中,神被称为父,不是因为祂是以色列的创造者,而是因为祂是以色列的救赎主,这揭示了神与祂所拣选子民之间特殊关系的本质。
在旧约的其它经文中,虽然没有特别提到“父”一词,但也表达了以神为父的盟约背景。例如,摩西说(申 14:1-2):
“你们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儿女……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做自己的子民。
类似的内容出现在《诗篇》第 103 篇中:
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诗 103:13)
同样,在《耶利米书》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以下内容(耶 31:20):
耶和华说:“以法莲是我的爱子吗?是可喜悦的孩子吗?我每逢责备他,仍深顾念他,所以我的心肠恋慕他,我必要怜悯他。”
在上述每个例子中,深层的主题都是神是以色列的父。祂拣选了以色列作为祂的儿女,正因如此,虽然以色列犯罪了但祂要救赎他们。祂的父亲之爱表达在圣约背景之下,离开了圣约就毫无意义。当耶稣挑战犹太人的固有思维时,祂将这个层面展开了,他们以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正如祂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一样。耶稣一方面承认了他们的说法,但紧接着祂说事实上祂和他们都在做自己属灵之父的工,而他们的属灵之父是不同的。耶稣在做祂父-神的工,而祂的犹太人对手却在做魔鬼的工,耶稣说他们真正的父是魔鬼而非亚伯拉罕。这激怒了犹太人,使他们大声地喊“神是我们的父”,而他们正是因为耶稣说了这句话才在批评祂,而这也正是对旧约见证的宣认(约 8:37-59)。因此,尽管对犹太人来说承认神是他们盟约意义上的父并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当他们被激怒时他们还是会这样说的。
非犹太人的情况与此截然不同。他们通常愿意承认有一位神圣父亲般的神,就像我们从朱庇特(“Father Jove”)这个名字中看到的那样,但它的具体含义并不总是很清楚。对一些人来说,他们父亲般的神是一位创造者,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尤其是对新约时代的柏拉图主义者来说,父亲般的神是一位隐藏的神灵,居住在天上,与物质世界没有直接联系。不过却从他的头脑(mind)中产生出思想和想法,而从这些思想和想法中产生了造物主(Demiurge),这位造物主创造了世界。之所以会这样区分,是因为柏拉图主义者知道世界并不完美,因此不可能是父亲般的神直接的创造。在早期教会中,有一些我们称之为诺斯底派(Gnostics)的人接受了这种思想。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隐藏的天父之子,天父派祂来救赎世界脱离(次等的)造物主之手。然而,任何基督徒都不会接受这种观点,因为圣经的启示明确指出,造物主和救赎主是同一位神。圣经中的神是全人类的创造者,但祂只是那些祂计划救赎之人的父,而祂正是通过祂儿子耶稣基督向那些祂所拣选要救赎的人启示了这一目的。
基督徒称神为父是因为耶稣教导祂的门徒这样做。祂这样做不是为了强调神是他们的创造主(当然祂是创造主),而是因为祂是他们的救赎主。耶稣与父神之间有一种独特的关系,祂想与祂的门徒分享这种关系。祂还在世时就非常清楚地教导了这一点。祂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 14:9),“我与父原为一”(约 10:30)。早期教会中有些人把这经文解释为耶稣本身就是父,祂来到这个世界时隐藏了自己的身份。然而这种观点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在许多其它场合耶稣要么对祂的父说话,要么明确地提到祂的父,这表明父是另一位格。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尤为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当祂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 23:34)和“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 23:46)时,毫无疑问祂不是在自言自语。
同时新约圣经也清楚地表明,耶稣有天父所赐的权柄说和做福音书中所记载的事,祂所做的是神的工作。《马可福音》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耶稣向持怀疑态度的听众证明自己有赦罪的能力,而这是只属于神的特权(可 2:6-12)。因此批评祂的人说,耶稣称自己为神的儿子就是以自己与神为平等的,因为圣父和圣子本性相同,这说法是正确的。圣子与圣父的区别不在于存在的本质,圣子的存在与圣父的存在具有同样神性,而在于祂们之间关系的运作,依据这关系圣子遵行圣父的旨意来到这个世界。
耶稣向我们启示,天父决定并不通过祂自己而通过祂的儿子救赎世界。新约从未解释过为什么父与子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我们只能说,圣父和圣子在三位一体中是永恒的存在,但为什么一个是圣父,另一个是圣子,这是个不为我们所知的奥秘(约 1:1-3)。我们所知道的是,这是圣父拯救祂所拣选之百姓的计划,圣子甘心情愿成为人来实现圣父的旨意(腓 2:5-8)。必须报应人的罪,这不是因为天父有报复之心,而是因为祂的儿女对祂很重要。我们的所作所为很重要,如果我们的行为是错的,祂就不能置之不理。悖逆神的代价就是死,因为神是生命的源泉,所以断绝与神的关系就等同于断绝与生命本身的关系。灵性已死的人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只有无罪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圣子成为人的原因。祂受苦而死不仅是为了我们,也是为了天父,因为天父的公义在祂的赎罪之死中得到了满足。天父接受了这一点,让祂从死里复活并带祂回到天上,在那里天父把祂放在自己的右手边,作为世界的统治者和审判者(徒 2:32-33;腓 2:9-11;林前 15:20-28)。
圣父和圣子尽管位格不同,但祂们为了救赎那些蒙拣选之人而共同做工。圣经向我们启示圣父作为三位一体中的头,祂计划救赎的工作并差遣圣子来执行。圣子在天父面前为我们代求,天父因圣子为我们的代求而赦免了我们。我们受到鼓励要向天父祷告,也有这样做的能力,因为圣子在祂的死和复活中使我们与祂联合(加 2:20)。通过这一行动,耶稣让我们与祂自己联合成为祂的兄弟姐妹。区别在于按照本性祂是天父神圣无罪的儿子,而我们本是罪人蒙了收养。耶稣自己也是这么说的,当祂复活后吩咐抹大拉的马利亚去找祂的门徒(祂现在称他们为兄弟)告诉他们将要发生的事情时(约 20:17):
“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按照本性我们并非神的儿女。作为神的造物我们无份于祂的神性,但通过祂圣灵的内住,我们融入了三位一体的生命。正是因为圣灵与我们同在,我们才能接近天父与祂建立关系。正如保罗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所说的(加 4:6-7):
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a]的心,呼叫:“阿爸!父!”可见,从此以后,你不是奴仆,乃是儿子了。既是儿子,就靠着神为后嗣。
实际上,圣子将祂自己与天父的关系恩赐给了我们。在圣子里,我们成为天父天国的继承者,与天父共同掌权,甚至成为天使的审判者(林前 6:3)。这崇高的呼召是极为宝贵的,因为正如圣子在世时荣耀了祂的父一样,我们也蒙召荣耀祂(约 17:1-26)。我们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做到这一点,只有在天父通过圣子和圣灵与我们建立的关系中,并通过这关系我们才能做到。正如圣子和圣灵所做的一切都与天父有关一样,我们也蒙召在所做的一切事上顺服天父的旨意。我们通过圣子和圣灵向天父祷告,因为这是祂启示给我们的与神关系的模式。我们向天父祷告,因为我们的造物主同时也是我们的救赎主,我们正是在这种救赎之爱中来认识祂。
编注: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God as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