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启示通过整部旧约提前预示、期盼并宣布了祂在道成肉身的神子耶稣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中将要成就的救恩。
当使徒们阅读旧约时,他们看到字里行间都提到了基督和祂的国。耶稣是第二个亚当、完美地遵行了律法、永远坐在大卫宝座上的大卫子孙、诗篇的终极歌咏者、神的智慧、受苦的仆人、完美的大祭司等等。这个立场的神学根基是,神是历史的主宰,祂是圣经的(终极)作者。因此,神用预表和影子、应许和预言的方式,预先宣布了祂将通过道成肉身的神子成就的救恩。祂这样做是为了让祂子民能够在弥赛亚降临之前就相信祂所应许的弥赛亚,也是为了让那些认识已经到来之基督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祂通过受难所成就之工和荣耀。
“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 24:25-27)
耶稣斥责祂那些已经陷入绝望的门徒(“无知的人哪”),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这些门徒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相信他们读的圣经所明确教导的,即弥赛亚的荣耀之路必须经过受苦和死亡的十字架。然而,耶稣把门徒们的失败当作一个机会,来向他们证明所有的经文(此时的经文指的是我们所熟知的旧约)都以某种形式或方式与祂有关,并在祂身上得到了应验(参路 24:44 及以后)。
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来说,耶稣的说法听起来显得荒谬。如果批判学者承认圣经具有统一性(许多学者并不这样认为),那么他们的结论是这统一性主要(或者说全都)归因于某个群体的授权,这个群体确认并领受这些书卷是他们的圣经。换句话说,圣经批判学者认为经文本身没有任何内在联系——更别说某个人了——能将这些书卷统一在一个共同的主题或叙事中。
然而,基督是圣经的中心,也是正确解释圣经的关键,这一立场从基督教会成立之初就已经建立了(弗 1:1-6;罗 16:25-27)。为此,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宣称:“我……直到今日还站得住,对着尊贵、卑贱、老幼作见证。所讲的并不外乎众先知和摩西所说将来必成的事,就是基督必须受害,并且因从死里复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和外邦人。”(徒 26:22b-23)
那么,由二十多位作者历时一千年写成的不同文学体裁(律法、历史、建筑描写、诗歌、启示、预言等)的这套书,怎么会以一个人为它的中心并且在这个人身上得到应验呢?答案就在圣经的神圣起源和神圣特性中。主宰历史的神这样安排所有事件,干预历史,以便向祂的子民启示祂自己和祂的救赎目的(见出 7:3-5)。圣经说,这位神,在祂启示一些人编写基督徒所熟知的圣经时,督导了对这些事件的记录和解释(提后 3:16)。神在这一特殊启示中的目的是预先宣布圣子将要完成之工,使在祂降临之前的子民可以相信祂并获得永生。
旧约启示以各种方式预言了基督的工作。虽然篇幅有限,无法详尽论述,但以下内容代表了从旧约到基督的几个主要轨迹。
第一,首先,或许这是显而易见的,基督通过应许出现在旧约中。神在许多地方应许了救主和救赎主的到来,以消除罪的诅咒和这个邪恶时代带来的破碎。例如,神对蛇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 3:15)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关于弥赛亚的明确应许,并宣布了这位来自女人后裔的救主将战胜蛇的后裔以及祂所要完成的工作。这一福音应许在整部旧约中都得到了重申,因此保罗可以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写道:“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叫神因我们得荣耀。”(林后 1:20)
第二,基督出现在旧约中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预言,预言一次又一次地宣告了以色列的救主弥赛亚的到来和祂将开创的国度。例如,在《以赛亚书》中以马内利的预言里,先知说:“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 7:14)“以马内利”的意思是“神与我们同在”,这个预言宣告了神与祂子民同在,最终在童女马利亚腹中孕育的道成肉身之神子身上应验了(太 1:22-23)。在撰写福音书时,马太经常会用“这是为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如太 1:22-23,2:5、17,3:2)这样的表述来强调耶稣的一生如何应验了旧约的预言。
第三,除了明确预先告知了弥赛亚位格和工作的应许和预言之外,基督还以预表和影子的形式出现在旧约中。“预表”一词来自希腊文 tupos,字面意思是“印记”或“烙印”。 一个 tupos 就是耶稣手上留下的钉痕 (约 20:25)。耶稣手上的洞就是钉子留下的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我们在旧约中所看到的基督之印记或印迹。就像耶稣手上的洞不是钉子本身一样,旧约中的预表也不是基督本身,但它们为基督作了见证。旧约中的预表是一种标志,它们将基督徒引向实体(神学家称之为“对范” antitype),也就是基督本身。预表说的整个概念前提是,圣经有一位神圣的作者,祂用至高无上的权柄安排历史,为祂的子民预先提供了这些关于基督位格和工作的图景(如罗 5:14)。传统上,旧约中的预表仅限于预先代表了基督工作或其国度某一方面的人物、地点、事物或事件。例如,挪亚就是基督的预表。挪亚是一个义人,在他的世代是个完全人(创 6:9)。正是因为他的公义(虽然这只是相对的,因为挪亚本人也是罪人),神才会用他来预表祂儿子的工作。公义的挪亚将自己和家人从审判的洪水中拯救出来,并在洪水消退后开启了新的创造秩序。挪亚在他的时代服事了神的子民,今天他也服事了我们,他是基督的预表,而基督将以祂完全的公义拯救所有以祂为避难所之人。
第四,除了作为预表的人之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地方也有基督的印记。其中一个地方就是伯特利,雅各在逃离应许之地时就在那里过夜(创 28:10-22)。雅各在那里看到了连接天地之梯子(可能是金字形神塔)的异象。他看到天使在梯子上上上下下,在梯子顶端,他看到耶和华的亲自神显,重申祂对雅各的盟约应许。雅各在恐惧和敬畏中醒来,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创 28:16)。雅各偶然发现了通往天国的阶梯。耶稣对拿但业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约 1:51),这段插曲就是耶稣对拿但业所说之话的由来。耶稣对拿但业说的实际上是:“我就是连接天地的梯子。我将实现神对雅各的应许,把救恩带到地极。”
第五,除了人物和地方,事物也可以是基督的预表。在旷野中举起的铜蛇给所有仰望它的人带来了医治和生命(民 21:4),它是神子在十字架上被举起的写照,给所有凭信心仰望祂的人带来了医治和生命。因此,耶稣可以对尼哥底母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约 3:14)
重要的是要注意,辨识预表并非聪明的注释者运用某种秘密方法或密码让基督神奇地显现在任何一段经文中。相反,正确识别预表首先要从认识圣经中深奥的模式、图景和结构,并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值得庆幸的是,使徒们亲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模式。我们应该学会与使徒保罗一起阅读旧约,例如,保罗在以色列人过红海的过程中看到了洗礼的图景。他在《哥林多前书》10 章 1-2 节中说:“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过红海如何预表了洗礼?
保罗明白,那天在红海边发生的事是神的审判和怜悯。以色列人藉着摩西——旧约之中保的服事,得以通过神的审判之海;而埃及人则相反,被淹没在神审判的海水中。就像在挪亚时代,那些与挪亚相依为命之人,在挪亚方舟的庇护下,从审判之水中得着拯救一样,在摩西的时代,以色列人也在摩西的带领下,穿过了那些将淹没埃及人的审判之水。
耶稣说自己被钉十架是祂的洗礼,这表明祂意识到了旧约中的预表。雅各和约翰愚蠢地要求耶稣在他们到达耶路撒冷时坐在祂的左右,耶稣在回答他们时说:“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可 10:38)。正是在十字架上,耶稣像埃及人一样淹死在神审判的水中,这样,新约中神的以色列民才能像旧约中神的以色列民一样,到达天堂的彼岸。保罗看到了这模式。他理解整部旧约中水之审判的预表,他看到了这些预表如何实现在作为更美之约中保的基督身上。他也明白洗礼如何为基督徒提供了一个圣礼的图景,让他们通过对神儿子的信心,安全地通过神的审判之水。
应许、预言和预表难以穷尽基督在旧约中的显现。这里顺便再提几处:基督作为律法的守护者、诗篇的歌咏者、神的智慧、受苦的仆人、公义的君王,以及《雅歌》中所描绘的最美好的理想丈夫(这或许有争议),实现了旧约中的应许。是的,基督甚至实现了《雅歌》!
因此,重要的是要明白,当使徒们在旧约中看到基督时,他们并没有把圣经(神圣的)作者从未想过的含义强加给文本。先知们自己也知道,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他们所写的一切(彼前 1:10-12)。以基督为中心来解读旧约并不是一种自由的联想,即解经者问自己:“这段经文中的哪些内容让我想起了耶稣?”这也不是采用古犹太教的一种天马行空的解读方法,将旧约文本所没有的含义强加于它们。在《约翰福音》5 章 46 节中,耶稣斥责法利赛人说:“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耶稣的意思是,如果法利赛人真的认识摩西,他们就会把祂当作摩西所预言的那一位。使徒们为我们今天如何阅读和解释经文树立了榜样。这对讲道者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任务是传讲“神全备的律法”(徒 20:26-27),同时也要传讲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林前 2:2;参西 1:28)。讲道者如何做到这两点呢?传讲在旧约中所应许的、在新约所应验的那位基督。
入门级资源
高阶资源
编注: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Christ in the Old Testa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