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不曾想到的事工领域
2023-12-20
—— Michael Niebauer

在祷告时,玛格丽特用她浓重的宾夕法尼亚州农村口音低声说,“医生告诉我,我得了癌症。”我帮忙在一间养老院带领敬拜,玛格丽特是老成员,过去几年来,我有幸一直陪伴着她。每周我和她一起祷告,也给在养老院的 25 名住户传讲上帝的话语。尽管玛格丽特日渐瘦削,行动也不方便,但她依然全神贯注地听我讲道。

几周前,当我取出吉他,根据主日敬拜的周报开始做准备时,一位养老院的住户走进来,随口告诉我玛格丽特去世了。认识玛格丽特这几年,我从没见过有人探望她。很可能她离开人世的消息无人知晓,没有葬礼,也没有讣告。除我之外,很有可能从来没有人和她一起祷告,安慰她,在她年衰岁暮之时,告诉她在基督里的盼望

我为玛格丽特做的不过是每周一次简单的布道,几次短短的祷告。她理应得到更多。但至少她能够每周与其他的基督徒聚在一起敬拜神,哪怕只有一两个小时。可悲的是,美国许多养老院的住客在垂暮之年,与其他基督徒一起祷告、聆听上帝话语的机会少得可怜。

独自逝去

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在他的《独自打保龄》(Bowling Alone)一书中记录了美国关系网络的衰落,距今已有 23 年。随着第一代“独自打保龄”的人进入养老院和辅助护理机构,帮助他们的亲人越来越少,能弥补他们缺失的教会也越来越少。他们正在孤独地死去,而很少有基督徒对此采取任何行动。

当我提到基督徒在护理机构中服事的必要性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许多人想象中的大型护理机构都有干净整洁的私人房间,还有受薪驻院牧师。这样的护理机构是绝少数。一般的疗养院只有 109 张床位,而且经常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那里没有牧师或教牧人员。我服事过的许多养老院,与其说是养老院,不如说更像监狱,每层楼都弥漫着尿骚味。这些养老院完全依靠志愿者,本已超负荷工作的护士还要寻找并协调安排志愿者。许多养老院没有基督教活动,除非教会去访问他们。

提高全国养老院质量行动” (National Imperative to Improve Nursing Home Quality)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记录了养老院的严峻状况。“护理质量存在巨大差距”。养老院的问题清单似乎是从厄普顿·辛克莱尔(Upton Sinclair)小说中撕下来的一页。负责制裁和监督养老院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报告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问题:45% 的养老院在感染控制方面存在问题,42% 的养老院在卫生方面存在问题,34% 的养老院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问题,20% 的养老院在善待老人方面存在问题。这种状况导致不良的健康后果,引起孤独和自杀率的上升。

在美国,21% 的死亡发生在养老院和长期护理机构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与世隔绝、贫穷匮乏、甚至危险的环境中度过晚年。一般人以为这些数据会引发一连串的报纸曝光和参议院听证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几十年来这些问题都记录在案,却鲜有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公众依然不知道这些问题——就像玛格丽特的死悄无声息,养老院高墙之外的人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作为一个社会,我们怎么对数百万美国人置之不理,只是把他们安置在拥挤狭窄、像医院一样的“家”里终了一生,除了基本的医疗服务之外,不能保证他们能得到任何照顾?教会怎么就接受了这种状况:数百万美国人,包括许许多多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远离教会、少有机会祷告、听道,就这样度过他们余生?

尖锐问题

现代养老院和相关设施的历史非常复杂;诸多哲学、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促成了它们的存在。其中有两个因素对基督徒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在教会里也同样出现,然而教会却没有去抵抗。

第一,价值观。

我们的社会倾向于将生产力等同于价值。神学家托马斯·雷诺兹(Thomas Reynolds)认为,我们的文化根据 “生产力和购买力”来定义人格。换言之,不能赚钱的人没有什么价值。对这些人而言,最好的结果是只受到社会排挤,最坏的结果是被完全抛弃。这在社会对待胎儿、唐氏综合症患者以及年迈体弱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虽然许多美国基督徒一直以来都反对堕胎和安乐死,但他们仍然落入了把生产力等同于价值的陷阱。在植堂时,我看到了一种向“下一代”领袖和文化塑造者传福音的执念。新教会的目标通常是搬到大城市的年轻专业人士,这没错,但教会却没有花精力去接触那些边缘人群。

第二,关系。

与过去几十年相比,美国人的朋友越来越少。普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一书中列举了从兄弟会到保龄球联盟等各种组织成员流失的情况。家庭关系越来越疏远,人际关系越来越陷入困境。美国人结婚生子的越来越少。关系的衰退加上孤独抑郁的激增,以至于美国卫生总监最近宣布,“孤独流行病正在蔓延”。

没有子女的成年人人数急剧上升,这种现象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对身体和智力衰退的人来说,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子女来照顾。子女们帮助年迈的父母应对复杂的护理机构系统、医疗保险、提醒他们何时服药。如果没有子女或牢固的社区关系,大多数疗养院住户将在没有访客的情况下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记者保拉·斯潘(Paula Span)最近写道,“无亲属”老人(55 岁以上,配偶或子女已不在世)的数量在增加。无亲属的美国人接近一百万,随着结婚率和出生率的下降,这个数字还会上升。一位老人告诉斯潘,“我的社交生活就是去看医生,和店员说话——这是一个玩笑,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据我的经验,很大一部分住户的社交圈子都差不多,甚至比这位老人的更小。

遗憾的是,基督徒倾向于效仿这些趋势,而不是与之抗衡。在最近一次牧师聚会上,一位朋友承认他的教会将“委身”成员的定义改为每六周参加一次主日崇拜的人。其他一些牧师说,由于会众缺乏兴趣,教会无法开办周中查经班和基督徒教育课程。如果没有经常的团契,教会就不再是基督徒建立有意义的关系的地方,基督徒之间也不能互相扶持,共同度过生命的黄昏。

在我服事的护理机构里,仅有少数几位住户没有受到孤独困扰,亨利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城里有几个女儿,教会朋友也经常来看望他。每个星期天,他都会被孙子、宠物、牧师、唱诗班成员团团围住。但亨利是极少数。基督徒在教会关系上投入的越少,建立的家庭纽带越少,在他们生命结束时陪伴他们的人就越少。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无论是基督徒还是不信者,都在孤独地死去。他们在拥挤不堪的房子里,在过度工作、工资过低的护士照料下度过最后的时光。没有亲人的照顾和陪伴,也没有人时常坚固他们在耶稣里永生的信心。这个局面如果不能明显改变的话,我们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巨大的机会

但是,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教会可以来填补护理上的缺口。神要求我们孝敬年迈的父母,照顾孤儿寡妇,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目光转向养老院和护理机构。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护理老人所面临的危机。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某些政策可能在短期内会有点帮助,比如鼓励在家保健,为照顾年迈父母的家庭成员提供财务援助。但是,我们的文化视权力和能力为价值的基础,没有任何政治或经济政策能改变这点。

即使快速解决方案不在我们掌握范围之内,我们仍然可以用简单的办法,向养老院住户伸出援手,宣告复活的基督并展示祂的爱。以下是三种方法。

第一,祷告。

我遇到的大多数基督徒都不知道附近有护理机构;更少有人知道养老院老人们刻骨铭心的孤独。祷告让圣灵铸造怜悯的心。关心此事的基督徒应该求圣灵赐给他们怜悯之心,并找出附近哪些机构最需要帮助。

第二,接触。

许多养老院和辅助护理机构人手严重不足,他们需要各类志愿者来帮助照顾住户。我家附近的一家养老院里有志愿者帮助提供饮食。这样的机会很多。去接触住户,和他们交谈,把基督的馨香之气带给他们。

第三,宣讲耶稣。

为住户开办定期的查经班或主日敬拜。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为住户提供足够的活动,因此此类计划会非常受欢迎。先从简单的活动开始,然后再考虑是否增加更多的活动。

在我所在的社区,平信徒(其中很多是学生)在当地养老院开展晨祷活动,包括唱几首赞美诗、朗读经文和五分钟的讲道。与大多数其他教会项目相比,这需要的时间比较少,但效果却非常好。我们看到了奇迹般的痊愈、由衷的敬拜,还有一些人死前几个月出乎意料地皈依信主。

我最近发起了一项新计划——“传承使命”(Heritage Mission),为那些有兴趣在护理机构中开始主日敬拜的人提供免费培训、指导和资源。

如果主日敬拜看起来有点太复杂,我鼓励基督徒们从小事做起,不管多简单,都要宣讲耶稣。护理机构是巨大的禾场,但是工人远远不够。

最近我告诉了养老院的住户们,我将搬到北弗吉尼亚州。那次拜访很困难。我经常看望的芭芭拉因肾衰竭去世。她说话犀利又风趣,让主日敬拜很活跃。芭芭拉有着痛苦的过去——她经常暗示自己有毒瘾,家庭也时有风波。但每当我们唱起赞美诗时,她总是精神焕发。嗓音沙哑的她,却比任何人都更响亮地唱出“我心灵得安宁”。我向神祷告,希望芭芭拉的灵魂得到了安宁,我很感激自己能陪她走上生命的最后一部分。

我不知道我离开后,养老院的主日敬拜会如何。我希望有一大批志愿者排队等候接手。我希望众人能够把用在最新社交媒体的争议或名人风波上的心力,拿出一点,用在我们身边那些切实存在的不公不义之上。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老人身上有神赐下的美,并能体会到我向他们传福音、同祷告同哭泣时十分之一的喜乐。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Mission Field We Don't Think About.

Michael Niebauer(迈克·尼鲍尔)是北美地区的一位圣公会牧师。 他曾在芝加哥开展植堂事工达十年,不久前迁至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始建立一间名为Incarnation Church的教会。
标签
养老院,孤独,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