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放在今天,保罗会被看作是不合格的宣教士吗?
2021-10-29
—— Jonathan Worthington

耶稣一直都在执行神的使命,祂也呼召我们投身于这个大使命,但我们很多人已将它简化成了一种删减版的“宣教”(使命与宣教的英文都是”mission”——译注)。

实际上,神的使命具有普世性的部分,它是神“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西1:20)

最终,一切仇敌都将遭到毁灭,神使一些仇敌归向自己、与自己和好,并征服了其余仇敌。祂正在根除祂整个受造界中的敌意,并藉着祂复活且作王的儿子的血来成就那普世的和平。

神在基督里的大使命

大使命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神赐给我们与祂同工的使命。虽然在普世和平建立过程中的征服方面是神恩典单独的工作,但祂使我们参与领人归主的部分,即呼召我们“使万民(panta ta ethnē,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教训他们”(太28:19-20)。这使命是一项同工使命,因为作王的耶稣应许他将始终在这同工使命中与我们同在

在基督交托这项同工使命的几年后,保罗和巴拿巴正认真执行这位君王的行军命令。然而他们作的一些决定,可能在今天的一些传教士、教会和“使命”机构看来很奇怪。

保罗与巴拿巴的实践案例

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罗和巴拿巴将神国的好消息带给未信的犹太人及其中的外邦人(徒13章)。在第二次安息日宣讲后,外邦人(万族,tōn ethnē)就欢喜了,赞美神的道。但很多犹太人和有名望的人赶走了他们。

保罗和巴拿巴东进152公里(也许要走30小时?)来到加拉太南部的以哥念,与那里未信的犹太人及希腊人分享作王的耶稣的好消息(徒14:1-7)。但不信的犹太人、外邦人(万族,tōn ethnē)并他们的长官差点用石头打死这两位宣教士。

保罗和巴拿巴又南逃32公里来到路司得(要走6小时?),这里是罗以、友尼基和提摩太的家乡。他们向说吕高尼方言(Lycaonian,译注:一种叙利亚方言)的未得之民宣扬神国的好消息(徒14:8-20),吕高尼也是“万族”之一(panta ta ethnē,14:16)。但有些犹太人从以哥念(32公里外)、甚至从彼西底的安提阿(185公里外)过来,挑唆了群众,他们就用石头打保罗,把他瘫软的身体扔在城外。保罗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又进城了。

保罗和巴拿巴随后向加拉太更东边的地区进发。用现在流行的宣教术语来说,他们必须完成关乎这一地区的“未竟之业事工”(译注:一个宣教机构),必须完成基督在加拉太地区关乎外邦人(万族)的使命。因此,他们又跌跌撞撞走了112公里来到特庇(走路约23小时,虽然或许更久,因为保罗流血、受伤)。他们在特庇的未得之民中“使好些人作门徒”(徒14:20-21)。

等等!大多数人很快就继续往下读,从而错过了这里一些隐含但至关重要的信息。《使徒行传》14:21中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宣教决定。

保罗和巴拿巴需要在那里作出抉择,因为他们已经向整个加拉太南部的犹太人及万国宣讲基督国度的好消息。作为富有成效的传教士,他们现在该做什么?

用你圣洁的想象力想象一下保罗和巴拿巴在面对抉择时的对话吧(当然了,用一些今天的白话文)。

巴拿巴:“嗯,你咋看?穿过奇里乞亚山口(译注:土耳其南部托罗斯山脉关口),我们就能轻松绕到东南方,也许还能见见你在大数的家人,然后打道回府去叙利亚的安提阿。”

保罗:“确实,我们的确需要向差我们的母会汇报一下情况。”

巴拿巴:“是的,然后继续前往下一个未得之地!”

保罗:“是的,但是……(停下思考)……我们也可以转向东北方,整个卡帕多西亚(译注:小亚细亚中部地区)也有很多未得之民需要听到关于基督国度的好消息。"

巴拿巴:“毫无疑问!那你意下如何?我们该如何完成我们王的任务?”

保罗:“嗯……要完成这个任务…… (内心:让我想想在基督里的同工使命的意义)……我想到了!我们必须回到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回到那些已经听过并接受这好消息的人们那里去!”

巴拿巴:“就是刚刚用石头打你的那些地方?就是把我们赶出城的那些地方?就是当地人已经听过好消息、并且不再是‘未得之民’的那些地方?阿们!”

这是你推断的场景吗?

也许保罗和巴拿巴还没收到《宣教手册》,就是里面写着“未竟之业仅仅关乎将福音传给未得之民”的那种备忘录。

又或许是我们对基督的大使命一知半解,或许保罗和巴拿巴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我们该怎样看待基督的宣教使命

路加记载,保罗与巴拿巴(徒14:21b-23):

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坚固门徒的心,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又:“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二人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托所信的主。

请注意,保罗花在进一步建立和教导信徒及他们地方领袖上的时间与精力,原本都可以用来领未得之民归主,然而他却选择做这件“不那么紧急”的事。他写信给加拉太人的时间,原本也可以用来领新灵魂归主。他一次次地重访加拉太地区那些教会(徒16:1-5;18:23;19:1)的时间,原本也可以用来接触那些未得之民。

那么保罗为何要投入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一次次地回去呢?因为保罗明白,基督的使命是要让万民作门徒、而非仅仅归主。所以他就尽力投入自己的生命、资源,以及从其他基督徒那里收集来的资源。

然而,今天的很多宣教专家会以各种方式指导保罗和巴拿巴面对那些抉择,他们会说:“弟兄们,使命很清楚!那些加拉太地区的人已经听过福音了,我们去北边的卡帕多西亚,向那里的未得之民群体宣讲好消息。走,去完成未竟之业!”

以上是我朋友在禾场上接受到的真实辅导。我一直在和一些教会及肢体谈话,就是那些不会资助像保罗与巴拿巴这种“步伐慢、效率低、不追寻未得之民的宣教士”的教会和肢体。

即使是出于好意,我们对宣教的删减也会伤害世界各地的信徒,会伤害他们事工的耐久性和持久性,还会伤害我们的宣教同工,因为若不是我们对他们的统计数据无动于衷,他们本可以收到雪中送炭的筹款。

让我们一起慎思,看看我们的工作、辅导和投资是否其实简化了基督的同工使命,以及我们是如何简化这使命的。尽管神普世性的和好与和平这一结果势不可挡,但我们或许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去提供帮助。宣教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应当耐心。


译:许志斌,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Would Paul Be Considered a Bad Missionary Today?

Jonathan Worthington(乔纳森·沃辛顿)博士毕业于达勒姆大学(Durham University),目前担任国际领袖训练事工(TLI)神学教育部门的副院长。
标签
宣教
使徒行传
解经
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