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九个事实帮助你认识印度基督教
2023-09-11
—— Joe Carter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印度已经超过了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基督徒只占 2.4%,然而信徒总量仍然相当可观,足以使其跻身于基督徒人数最多的 25 个国家之列,超过了乌干达和希腊等所谓的“基督教国家”。

印度基督教虽然不像印度教或伊斯兰教那样占人口多数,但它有着丰富且耐人寻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它的起源、影响和对印度社会的贡献非常深远,尽管鲜为人知。以下是关于印度基督教的九个事实,作为基督徒的你应该有所了解。

一、据说是“怀疑的多马”把福音带到了印度

传统观念认为,是使徒多马把福音带到了印度,多马是耶稣最初的 12 个门徒之一。根据一个得到广泛接受的传统,多马曾经到过马拉巴尔海岸(Malabar Coast),这是一个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南侧的地区。据说他在这个地区建立了七个教会,为一个被称为“多马基督徒”(Thomas Christians)或叙利亚基督徒的社区打下了基础。这个基督教社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区之一,它驳斥了印度基督教只是西方殖民影响产物这一说法。

二、宣教工作在 400 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影响力

印度基督教历史与基督教宣教历史中的传奇故事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尤其是欧洲殖民时代的宣教热潮,这标志着印度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来自葡萄牙的天主教传教士在16世纪就来到了印度,建立了耶稣会布道所,把罗马天主教信仰引入了这一新的地区。其他殖民国家,包括英国、荷兰和丹麦,都派出了新教宣教士,建立了教会并扩大了信仰的影响。这种努力来自不同的宗派,包括英国圣公会(国教)、路德宗和卫理公会的宣教士。

这些新教宣教士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威廉·凯利(William Carey),他是英国浸信会宣教士,于1793年抵达孟加拉邦的塞拉姆波尔(Serampore, Bengal)。凯利与他的同事约书亚·马什曼(Joshua Marshman)和威廉·沃德(William Ward)一起,对教育、社会改革和该地区语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被称为塞拉姆波尔宣教团(Serampore Mission),为今后新教在印度的宣教活动定下了基调。

三、是这位“现代宣教之父”改变了印度语言

基督教宣教士不仅传播了福音,还改变了印度的白话语言。他们将《圣经》翻译成各种印度语言的努力导致了语法和词汇的标准化,有效地帮助塑造了这些语言。

1801年,凯利被委以重任,在威廉堡学院(ort William College)教授孟加拉语、梵语和马拉地语。他的语言能力使他将《圣经》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孟加拉语、奥里亚语、马拉地语、印度语、阿萨姆语和梵语。他致力于将圣经的部分内容翻译成其他29种语言和方言。他与马什曼一起编辑了一本博蒂亚语的语法辞典,并为其他六种语言编写了语法指南。凯利和马什曼还为孟加拉语、梵语和马拉地语编写了字典,并承担了翻译三卷本梵文史诗《罗摩衍那》的艰巨任务。

四、宣教士对印度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传教士在印度建立了一些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包括中小学、专科学院和大学。这些机构提供了印度从未有过的西式教育。孟买的圣方济各学院(St. Xavier's College)、钦奈(Chennai)的罗耀拉学院(Loyola College)和德里的圣司提反学院(St. Stephen’s College)等高等机构都是基督教传教士建立的,并继续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得到印度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妇女教育没有得到重视的时候,基督教宣教士在促进印度妇女教育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为女孩建立了许多学校,倡导性别平等,挑战社会传统范式。

五、基督教带来了整个社会的革新

宣教士在偏远地区建立学校,为边缘化社区提供教育,包括为低种姓群体和部落提供基础教育——他们在主流社会中往往被剥夺了教育权。这是向包容性和社会革新迈出的重要一步。宣教士们积极开展活动,反对种姓制度、贱民制度、童婚和萨蒂(一种寡妇在其丈夫的葬礼上自焚的仪式)等社会陋习。

宣教士为寡妇和被遗弃的妇女提供支持,她们往往在社会中遭到边缘化。他们建立了庇护所和临时住处,为这些妇女提供安全的住处和谋生手段。基督徒倡导妇女权利,鼓励她们在教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包括担任教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和宣教士。这是向赋予妇女权利和促进她们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迈出的重要一步。

六、基督教影响了印度的艺术、文学和建筑

基督教在印度适应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印度文化和基督教的独特融合。这种融合在教堂的建筑、礼仪音乐和当地习俗中表现得很明显。例如,在喀拉拉邦(Kerala),有一个名为 "Puthen Pana" 的基督教传统,该传统会在受难周期间唱一首关于耶稣生活的叙事诗。印度作家写的小说和短篇小说都在探讨基督教主题和基督教人物的经历。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阿伦达蒂·罗伊(Arundhati Roy)的《小事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该书深入探讨了喀拉拉邦一个基督教家庭的生活,探讨了种姓、爱情和社会转型等主题。

印度有许多基督教文物古迹,例如果阿(Goa)的 Bom Jesus 大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那里有圣方济各的遗体。钦奈的圣多马山也是一个重要的天主教圣地,据说那里是使徒多马殉道的地方。

七、印度基督教在地区差异和宗派上都非常多元

虽然基督教遍布全国,但印度南部的基督徒约占了全国基督徒人数的一半,南部各邦的基督教社区尤为活跃。在人口较为稀少的东北部,基督徒在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山区部落。在印度的其他地区,如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果阿,基督徒人数则相对较少。

然而,基督徒居住的集中程度因地区而异,取决于当地传统、文化以及基督教在这些地区存在的时间等因素。例如,喀拉拉邦的多马派基督徒与该国其他地区的基督徒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化。虽然许多印度基督徒属于天主教(37%),但在印度也有各种其他宗派。例如,13% 的印度基督徒是浸信会,7%的基督徒属于“北印度教会”这一宗派,另有 7% 的人则属于“南印度教会”。

八、相当一部分印度“基督教”属于混合主义

宗教混合主义,即不同的、往往是不相容的信仰传统彼此之间的掺杂融合,在印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做法(就像在美国一样)。相当一部分印度基督教融合了其他宗教的信仰和做法,其中大多数(54%)相信因果报应的概念。许多印度基督徒相信轮回(29%),认为恒河有净化作用(32%),但这两者都是印度教的基本信仰。印度基督徒参与和其他宗教相关的习俗并不罕见,如庆祝排灯节(31%)或在额头上装饰宾迪(22%),这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妇女通常采用的做法。

九、逼迫仍是一个持续威胁

近年来,印度对基督徒的宗教迫害一直在增加,印度教极端组织、地方政府、民族主义甚至印度教徒都试图通过使印度完全“印度教化”来“净化”印度。这些逼迫者将归信基督教的人视为印度教祖国的叛徒,旨在消灭他们以安抚印度教神灵。印度的基督徒面临着各种形式的逼迫,包括对教堂的袭击、逮捕和以强迫改变信仰的虚假指控进行拘留。例如,许多村庄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线人会举报基督徒的活动,导致了攻击和逮捕。在一些地方,基督徒被迫离开他们的村庄,数百人因信靠耶稣而遭到监禁。

印度几个邦的反皈依法(Anti-conversion laws)进一步助长了逼迫,往往成为攻击基督徒的借口,指控基督徒试图让印度人皈依基督教。尽管宪法保护宗教自由,但对印度的许多基督徒来说,主日敬拜有时会相当危险。然而,尽管受到迫害,他们仍然坚韧不拔,忠于信仰。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9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Christianity in India.

Joe Carter(乔·卡特)是福音联盟的编辑,同时也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麦克林圣经教会(McLean Bible Church)担任牧师。
标签
宣教
印度
九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