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工作
把信仰与工作融入教会事工
2025-09-27
—— Andrew Spencer , Tom Nelson

关于信仰与工作的讨论,是新教传统的一部分。宗教改革当时需要纠正的一个主要误解,就是人们把教会里的职分(比如神父、修女、修士),看得比普通职业(比如挤奶女工、制鞋匠、律师)更加崇高,更加圣洁。

然而,新教基督徒始终强调普通工作的美好。只是随着新科技的发展,我们工作的方式不断变化,基督徒也必须不断追问:“我的工作究竟为什么重要?”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基督徒才会问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记者斯塔兹·特克尔(Studs Terkel)采访了几十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工人,想要了解他们对工作的看法。近些年,卡罗琳·陈(Carolyn Chen)则研究了硅谷许多人如何把工作当作身份认同的来源。不过,这些书中所描绘的景象,往往让人感到沉重。

基督教却讲述了一个更美好的关于工作的故事。神创造人类的时候,就设定他们要工作(创 2:15)。人的罪使地受到咒诅,工作变得艰难(3:17–19)。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蒙召在劳作中找到喜乐(传 2:24–25)。日常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它更是荣耀神、服侍邻舍的方式。

汤姆·纳尔逊(Tom Nelson)长期担任牧师,同时也是“为兴盛而造”(Made to Flourish)事工的会长,几十年来一直在思考工作的意义。最近他修订了自己在 2011 年出版的《工作的意义:把主日敬拜与周一工作连结起来》(Work Matters: Connecting Sunday Worship to Monday Work),并增加了新的内容。这本书也以新的书名再版,《为什么你的工作重要:神如何使用我们日常的呼召来改变我们、我们的邻舍和这个世界》(Why Your Work Matters: How God Uses Our Everyday Vocations to Transform Us, Our Neighbors, and the World)。

《为什么你的工作重要:神如何使用我们日常的呼召来改变我们、我们的邻舍和这个世界》

汤姆·纳尔逊(Tom Nelson)著

美国人每天清醒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不论是有偿工作还是无偿工作。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混合办公模式兴起、经济格局变化等因素,职场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

汤姆·纳尔逊在书中梳理了圣经中关于工作的宏大叙事,揭示出在神的国度里,一切工作都有意义。无论日常职业是什么,基督徒都可以借此去爱和服侍邻舍。

 

布拉佐斯出版社(Brazos Press),224 页。

最近,我有机会采访纳尔逊,谈到他的新书,以及这些年来“信仰与工作”运动的演变和发展。


在地方教会事工中,信仰与工作的结合该如何体现?换句话说,牧师应该如何在会众中处理这个议题?

凡是以福音为中心的牧师,都应当把信仰与工作纳入自己的牧养事工。人的工作价值,是一条贯穿整本圣经神学的重要线索,从最初的创造一直延伸到新天新地的最终实现。因此,当牧师按着圣经逐段讲解时,他自然会讲到有偿和无偿工作的意义。

不过,对信仰与工作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讲道层面,还需要延伸到主日礼拜的其他环节。例如,在牧师带领的祷告中,应当为会众在职场中面对的挑战和宣教机会代求。教会成员也可以见证神如何透过他们所在的职场来做工,好让教会在世上如同分散出去的群体,继续完成使命。

此外,我们也不应忽视在门徒训练事工中强调呼召的重要性。我们要帮助基督徒在各自的呼召中成长。教会在世上最主要的使命,往往正是借着基督徒在日常工作的忠心来完成的。

在书的引言中,你写道:“我现在明白,工作不仅仅是我们在个人呼召中所做的事,也是一种方式,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良善与美丽带到世界中,并为他人增添价值”(第 5 页)。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转变?这种转变又如何影响你对基督徒在职场中工作的教导?

当我最初开始写“信仰与工作”相关的内容时,我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缩小“主日敬拜”与“周一工作”之间的鸿沟。我鼓励耶稣的跟随者喜乐地接纳自己有偿与无偿的工作,把它们当作敬拜神的主要场所,也作为灵命塑造和福音见证的重要途径。

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充分强调另一点,就是我们的工作同时也是我们履行“大诫命”的主要方式。工作正是我们去爱邻舍、不论远近的方式。

于是,我写了《邻舍之爱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Neighborly Love)这本书,试图探索一种更完整的圣经神学,把“怜悯”与“能力”都纳入对邻舍之爱的理解。而我这本新书《为什么你的工作重要》则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帮助基督徒认识到,最好的工人往往也是最好的邻舍。

有时候,“信仰与工作”运动似乎忽略了休息的重要性。保罗在《歌罗西书》3:23 中劝勉基督徒,“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与现代社会日益沉重的“时时在线”职场要求之间找到平衡?

我在“信仰与工作”运动中已经担任近二十年的倡导者,但我认为我们并没有足够关注神所设立的安息日休息。

当然,我们要避免落入律法主义,这在我所属的信仰传统中曾经很常见。但问题在于,我们似乎在反应过度之下,完全忽略了安息日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我在新版书中专门增加了一部分内容,谈论神的设计与对安息日的心意。

我主张每周都要在生活中编织进一个安息日。规律性的安息日是神赐下的恩典礼物,是为了我们的喜乐,也是为了滋养我们与神、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我相信,牧师在个人生活中以身作则,并且帮助会众操练“每周设立安息日”,是最重要的属灵操练之一。

你在这一版中加入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内容。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你最大的盼望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与圣经对人的理解有何关联?

在人类历史中,工作的性质一再发生巨大变化,而科技往往是主要的推动力。人工智能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变革性的技术。

我并不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虽然我读过不少相关的资料。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我看到人工智能可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工具,可以帮助改进医疗诊断,甚至能为组织提供政策与结构上的建议。

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直接威胁到知识产权和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它对能源的需求也极为庞大。而且,它也正在取代人与人之间那种带来温度的人性化知识传递过程。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挑战。

归根结底,有关人工智能的争论,核心问题在于人何以为人。作为基督徒,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建造一种具身的群体,重视“个人化的传承”,而不仅仅是“命题性的知识”。教会必须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面对面的门训上,即使这种方式有时看起来并不像线上训练那样“高效”。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Make Faith and Work Part of Your Church’s Ministry.

Andrew Spencer(安德鲁·斯宾塞)博士毕业于东南浸信会神学院,目前和家人一起住在密歇根州的门罗,参加克罗斯泊因特教会(Crosspointe Church)。他常在“伦理与文化”( Ethics and Culture)网站上发表文章。
Tom Nelson(汤姆·尼尔森)神学硕士毕业于达拉斯神学院,目前是堪萨斯州利伍德市基督社区教会(Christ Community Church)的主任牧师,也是福音联盟的理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