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真理的指向:为何新教更接近真道
书评:《何为新教:论不断归正的教会》
2025-05-03
—— Nadya Williams

三十岁那年,我这个从小在世俗犹太环境中长大的人遭遇了一场精神危机,促使我开始认真探究上帝是否存在。像所有科班出身的学者会做的那样,我读了大量著作。

我先是啃完了C.S.路易斯的《返璞归真》(很有意思),提摩太·凯勒的《为何是他》(更有冲击力),还有N.T.赖特(N.T. Wright)那本大部头《神儿子的复活》(The Resurrection of the Son of God,最震撼人心)。没想到最终让我顿悟的时刻,竟发生在阿姆斯特丹机场——当时我刚开完学术会议,手边只有一本福音书打发时间。灵魂翻转的那一刻无法用理性来解释,倒像是灵魂出窍——现在想来,确实就是那么回事。

回顾这段经历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探索路径完全符合新教传统。正如盖文·奥特伦(Gavin Ortlund)在《何为新教:论不断归正的教会》(What It Means to Be Protestant: The Case for an Always-Reforming Church)中所言:“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阵营(尤其是天主教)拥有数量庞大的文献资料、社交媒体影响力和护教机构,这些都是新教阵营难以企及的”(xv页)。本书正是为了扭转这种失衡局面而作。

《何为新教:论不断归正的教会》

盖文·奥特伦(Gavin Ortlund)著

盖文·奥特伦以其一贯宽厚平和的笔触,论证了 16 世纪宗教改革是福音真谛的复兴。这并非意味着新教完美无缺。但正因其建立在“不断归正”(semper reformanda)原则之上,新教能够以圣经为最高权威不断自我革新。

这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著作,为普世神学开辟了新境界,必将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文本。

宗德万出版社,288 页

为新教辩护

像路易斯或凯勒著类的书籍数不胜数,更不要说还有许多新教作家专门的护教作品。然而,这些书的宗旨与奥特伦想要传达的护教信息不一样。

路易斯和凯勒的书是写给像我三十岁时那样的怀疑者看的。就像路易斯那本著名的《返璞归真》书名说的,他们是想带人认识最基础的基督教信仰。而奥特伦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心里犯嘀咕的新教徒——他们不是怀疑上帝,也不是质疑基督教,而是对新教产生了动摇,开始琢磨:会不会罗马天主教或东正教才是对的?毕竟在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之前,这两个教派已经存在将近 1500 年了。要是路德当年搞错了呢?

美国政坛和思想界近来出现一个有趣现象:不少颇具影响力的福音派信徒改信了天主教,连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也是其中的一员。这股风潮显然不容忽视,但我们要问:这样的信仰转变,真的经得起推敲吗?

这正是奥特伦在YouTube上最常讨论的话题,也是他写这本书的出发点。他通过深入研究圣经和历史,坚信新教比天主教和东正教更符合真理,于是他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都写进了这本通俗易懂的小书里。这本书不是那种把过去五百年到两千年来争论不休的教义掰开揉碎来讲的学术著作,它的优点恰恰在于不钻牛角尖,把深入研究的空间留给读者自己。

改革宗的大公性

虽然奥特伦旗帜鲜明地为新教辩护,但他同时也致力于追寻“改革宗的大公性”。他认为,改教家们并非要标新立异,而是要清除中世纪教会积累的种种弊端——比如兜售赎罪券这类腐败行为。新教的初衷不是分裂教会、破坏“大公性”(即教会的合一精神),而是通过引导人们回归神和福音,重建教会的完整与纯正。

奥特伦提出:“新教对基督教会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揭示了福音中彰显的神的恩典,神将我们靠自身努力无法获得的义,作为礼物白白地赐给我们”(68 页)。

教会的权威从何而来,这是天主教与新教分歧的核心。奥特伦力证“唯独圣经”(sola scriptura)的权威高于教宗制和使徒统绪。虽然后者在教会治理上颇具效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制度并非源于圣经,而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他引用安东尼·莱恩(Anthony Lane)的观点:“唯独圣经意味着教会可能犯错”(72 页)——而圣经则永远不会。

针对教宗权威凌驾圣经之上的问题,奥特伦特别指出天主教教义在历史中的演变。他以“马利亚肉身升天”和“圣像崇拜”两个教义作为典型案例,证明这些后来形成的教义恰恰驳斥了天主教对新教“标新立异”的指责,也瓦解了“教宗制能防止教义变更”的论点。

公允的批判

虽然《何为新教》旗帜鲜明地支持新教,但这绝非一本反天主教的论战手册。奥特伦在为新教辩护的同时,与提摩太·凯勒、乐马可(Mark Noll)等福音派思想家一样,坦然承认许多天主教徒同样是主内的弟兄姊妹。

尤为难得的是,奥特伦对当代新教教会的弊端也毫不讳言。他在书中指出:

许多对新教的批评者会立即否定“宗教改革是回归正统、清除积弊”的观点,因为当今许多新教教会确实表现出严重的历史浅薄症。这引出了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必须区分“新教本质”与“当代新教的具体表现形式”。(147 页)

真正的护教工作应当建立在事实与理性说服之上,而非情感鼓动或氛围渲染。这要求我们更系统地对信徒进行神学与历史教育,阐明新教与基督教正统核心的传承关系,同时提高信徒的圣经素养。

然而在 21 世纪,人们的信仰抉择往往被感性因素左右。林格尼尔事工“神学现状”调查等研究显示,福音派神学认知的贫乏正是症结所在。面对当下诸多危机,我的建议始终如一:我们都需要成为更好的神学家。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新教的福音派信徒而言,奥特伦这本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源。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ruth Points Toward Protestantism

Nadya Williams(纳德亚·威廉姆斯)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是《护理》杂志(Providence Magazine)的书评编辑。
标签
书评
天主教
护教
东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