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在《哥林多前书》7:6–11 中是否称赞没有性倾向的情形?对于一位目前感觉自己性冷淡的年轻女性来说,她该如何思考独身与婚姻的问题?她是否应当考虑将来结婚的可能性?
首先,“我的猜测”是:一个对性吸引力较少的女性,其实“更接近大多数女性对性的一般感受,而不是那些在娱乐产业中被美化为‘常态’、性感十足又主动出击的女性角色”。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绝大多数的婚姻都不是建立在浪漫的性吸引之上”——这一标准只是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西方文化中“迅速上升为主流”。
相反,历史上的大多数婚姻是“由家族安排”或“受其他关系和社会因素决定”的。因此,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很不寻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个人的浪漫情感”似乎成了“建立终身委身关系的全部和关键”。但如果性吸引并非历史中的普遍常态,那就意味着:“历史上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都是在父母并非基于对彼此有激情的情况下诞生的。”
圣经中关于性的经文,并没有暗示只有“彼此激情满满”才是“正当”或“美好”的性关系。每一对夫妻、他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所经历的亲密热情程度都会不同。因此,“激情”不可能成为婚姻的本质。
“婚姻中真正关乎的,是远比‘相爱’或‘保持恋爱感觉’更深远的事情。”婚姻所代表的,是基督与教会之间那种守约之爱。这种爱可以深刻地展现出来,即使是在浪漫情感起伏不定时——也许尤其是在低落之时。
当你考虑将来是否结婚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是否能想象,自己与一位体贴、成熟、负责任的基督徒弟兄共同度过一生?你是否向往这样的生活?”
(2)你是否曾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梦想拥有一位丈夫?
(3)当你想到与一个男性发生性关系时,会让你感到恶心吗?还是会觉得可怕,或是美好、神圣的?又或者,只是一种“为生育而不得不接受的无奈之举”?
要知道,把性视为“肮脏的行为”,与将性看作“一种祝福丈夫的敬虔方式,即使自己并没有强烈的渴望”——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可能是不能进入婚姻的警示信号,而后者则不是。
因此,“你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目前对性欲的冷淡态度”。同时,“也要竭力用你所有的恩赐去爱人、服事人,在主里喜乐,成熟、智慧、刚强、谦卑、诚实”。换句话说,成为“一个有深度、成熟、智慧的姊妹”。不要刻意去寻求关系的建立,但若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弟兄向你表达出兴趣,就自然回应吧——在纯洁中与他交往,直到你能清楚分辨自己是否生出一种渴望或呼召,“要与他建立在各方面日益亲密的终身关系”。[1]
*****
[1] 改编自发表于 2019 年 11 月 11 日的“派博牧师答疑”第 1393 问: “I Feel No Sexual Attraction—Should I Still Pursue Marriage?”
译:CP/SG;校:JFX。原文刊载于《派博牧师答疑》(Ask Pastor John)一书英文版 172-173 页:“If I feel no sexual attraction, should I pursue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