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分类与方法论
神学与神学理解的重要性
2025-07-14
—— Bruce A. Ware

定义 

神学是对神的研究,探讨祂与受造宇宙的关系、旨意以及祂在其中的工作。

概述

神学是对神的研究,探讨祂与受造宇宙的关系、旨意以及祂在其中的工作。因此,神学从创造万物之造物主的角度解读所有受造的现实。只有因为神启示了祂自己,我们才能认识祂是谁,以及祂在所创造的宇宙中的旨意、计划和作为。神学的每一个领域——世界的创造、祂按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人类陷入罪中、祂对堕落世界的救赎和恢复计划(包括祂对亚伯拉罕的呼召和拣选以色列作为弥赛亚将通过他们而来的途径)、祂通过道成肉身、无罪的生命、代赎的死亡和圣子得胜的复活来实现救恩的护理工作、祂建立教会,以及祂使万物达到神圣命定的终局的计划,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与神及其属性、旨意、方式、计划和护理工作相关。只有当我们从神的角度理解生活和神学的这些方面,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神是谁、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应当如何生活。


引言与定义

“神学”(theology)一词由“theos”(神)和“logos”(关于……的言语或研究)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对神的研究。然而,这一术语也被用于研究人类、罪、救恩、教会以及末世(等等)。“神学”之所以可以正确用于这些其他领域,原因在于:神学是对神及其与受造宇宙的关系、旨意和工作的研究,这包括祂创造世界、按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人类陷入罪中,祂为堕落世界所预备的救恩和恢复计划,(包括祂呼召亚伯拉罕的呼召,拣选以色列作为弥赛亚来临的途径)、祂通过圣子的道成肉身、无罪的生命、代赎的死亡和得胜的复活来实现救恩的护理工作,祂建立教会,以及祂使万物达到神所命定终局的计划。神学所涵盖的范围令人叹为观止,这向我们展示了它对生活各方面是多么全面且具有广泛影响。

让我们思考神学研究中的几个领域,看看正确且基于圣经的神学理解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神的教义开始,有时也被称为“神学本体论”(theology proper),因为神学最核心、最重要的是研究神关于祂自己、三位一体的存在以及祂在所创造世界中的护理之工的自我启示。陶恕(A. W. Tozer)在其经典著作《认识至圣者》(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中,第一章开篇便写道:“当我们想到神时,心中所浮现的,是关于我们最重要的事。”陶恕这一见解至关重要,直接回应了我们关于神学及神学理解重要性的问题。因为对神的认识影响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也因为我们对神的观念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承诺、情感和行为,所以没有任何其他领域能像神学这样深刻地塑造我们的思想、心灵和生命。

神学理解与创造主-受造的区别

基督教世界观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肯定有时被称为“创造主-受造区别”的概念。神是永恒、自存、自足、无限、纯粹、全能的存在,祂作为三位一体的神,在生命的无限丰盛和喜乐中永恒存在,独立于任何受造和有限的事物。既然神所创造的世界有一个开端,而神却没有开端,那么神必然永恒存在,超越世界,拥有祂超越一切的完美属性,以至于一切本质上的美善都内在且永恒地存在于神里面。祂并不需要祂选择创造的万物。因此,虽然受造物在存在的每一方面以及它所拥有和展现的一切美善上都依赖于神,但神却是独立于并超越于祂所造的一切。诸天宣告的是神的荣耀,而不是诸天自己的荣耀,因为诸天所展现的每一种特质都源自并反映了神无限的美、大能和智慧。这位超越一切丰盛的神并不需要我们或我们所提供的任何东西,认识这样的神,使我们深感谦卑。但这也让我们感到惊奇,因为尽管神不需要我们,祂却创造了我们,为要用祂自己充满我们,并通过我们的生命彰显祂自己。祂不仅独立于祂所造的一切而存在,祂也作为内在的神,亲密地参与并通过我们的生命工作。作为三位一体的神,祂永恒地活在三位一体位格之间的相交喜乐中。然而,祂创造了我们,使我们成为被创造并得救赎的人,为要让我们分享祂的生命以及祂在三位一体中享有的喜乐。

再思考一下,对神属性的理解如何加强和维持我们对神的信心。当我们仔细审视对神的信心需要什么时,就会发现对神属性某些方面的深刻而持久的信心是多么重要,若没有这些信心,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就不会相信祂或仰望祂。例如,当我们遭遇某种困境时,信靠神需要我们理解并确信神全备的知识和无瑕的智慧。如果我们怀疑祂是否真的理解我们处境的所有细节,并且能以祂无限的智慧决定最佳的行动方案,我们为何还要去寻求祂并信靠祂呢?因此,对神完美知识和智慧的信心,是真正信靠神的基础。此外,在苦难中信靠神需要我们确信神不可战胜的能力。如果我们相信神知道我们处境中一切可知的事情,并且有完美的智慧决定什么是最好的,却怀疑祂是否能真正采取行动实现最好的结果,我们就不会真正信靠祂。因此,对神的信心——在苦难和困境中信靠祂——需要我们对祂完美的智慧和不可动摇的能力有深刻而持久的信心。然而,我们还必须毫不怀疑神对我们的爱。如果我们相信祂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并且能做任何祂选择做的事,却怀疑祂是否真正关心我们,我们仍然不会真正信靠祂。因此,对神的信靠就像我们选择坐在一张三条腿的凳子上时所给予的信任。我们必须相信神的智慧是完美的,无法被超越;祂是如此大能,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止祂做祂选择做的事;祂对祂儿女的爱是无瑕的、信实的,并且永远不会动摇。认识神的属性,决定了我们在祂面前如何生活。

神学理解与罪的性质及范围

再思考一下对罪的本质以及神在基督里为我们带来的救恩的正确神学理解的某些方面。具有神学知识的基督徒世界观与我们所处文化之间最鲜明的对比之一,就在于对“为什么坏事会发生”以及“该如何应对”的基本理解。对于大多数世俗主义者来说,坏事发生是因为人虽然本质上是好的,但却是虐待或伤害的受害者,因此他们表现出自己的挫败感和行为条件反射,但往往并不真正为自己所做的坏事负责。相比之下,圣经和神学对“全然败坏”教义的理解告诉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带有一种深刻持久的倾向,倾向于罪恶的态度和行为,这源于他们与亚当——第一个人——的联系,亚当的罪使整个人类(除了耶稣基督)都陷入了罪中。因此,基督教对人的看法与普遍文化的认识相反:我们本质上并不是好人;恰恰相反,我们内心深处充满罪恶和自私,我们的倾向与应有的方向完全相反。我们本应尊荣神,并寻求以讨祂喜悦的方式生活,但由于我们的罪,我们背离了祂,试图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条独立于祂和祂道德指引的道路。

对人类基本本性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在如何处理我们每个人身上明显存在的邪恶和败坏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我们的文化因为认为我们本质上是好的,所以试图恢复我们内在的良善。自助书籍层出不穷。那些激发内在神性火花或内在孩童力量的疗法被用来为我们自身的败坏提供自我解决方案。但基督徒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我们意识到,由于我们在亚当里的罪,我们完全无法从内心除去奴役我们的罪,也无法除去我们在圣洁的神面前因罪而招致的罪责。福音的好消息是建立在人为解决方案不可能实现的坏消息之上的。圣经明确指出,我们唯一的希望在于基督无罪的生命、代赎的死亡和使人得自由的复活中所成就的工,这工是为我们而作,也是在我们身上作的。我们无法靠自己克服我们的罪和罪责。我们唯一的盼望——也是普世唯一的盼望——在于信靠神在我们里面并为我们做我们无法为自己做的事。正如路德提醒我们的那样,我们是乞丐,两手空空,无法为自己的救恩提供任何东西。我们完全倚赖于在基督里的神以及祂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圣灵必须打开我们的眼睛,唤醒我们已死的心,使我们相信并接受神救赎的恩典,这恩典使我们在神面前称义,并开始成圣的过程,直到我们得着完全的荣耀。

神学理解与新天新地及最后审判

在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的众多神学领域中,让我们最后来看一下正确的神学理解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终结和新天新地建立的看法。当然,这里有一些问题在历代深思熟虑的基督徒思想家中并未达成完全一致。例如,我们对千禧年的性质以及基督再来的时间(与大灾难的时间关系)存在分歧。然而,那些最重要的圣经教义在教会历史上却引发了广泛的共识。我们相信,那位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过着无罪的生活、为我们的罪死而复活的基督,已经升天,并且会再来,将接祂所有的跟随者到祂那里。基督的再来和信徒身体的复活在圣经中有多次明确的教导,同时也在教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此我们应当感恩。知道基督会再来、在新天新地中建立祂的国度,并让我们在天上永远与祂同工,这重要吗?的确十分重要,这对我们思考生命意义的问题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基督徒认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那些对永恒有影响的部分。死后的生命、从死里复活、与基督一同在新天新地中掌权——这些真理不仅现在指引我们,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时间和资源的优先次序。遗憾的是,我们可能没有充分思考这些神学真理,因此未能以一种更符合这些真理的方式生活。但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会意识到,这些真理让我们不再仅仅为尘世的快乐而活,而是为永恒的奖赏和荣耀而活。

另一个广泛认同且圣经明确教导的领域是所有人将要面对的最终审判。对信徒来说,这将是一个大喜乐的日子,因为我们将在救主面前记起,我们所有的罪都已被祂偿还,因此我们不再面对本应承受的审判。但对不信的人,这将是一个极其悲伤和永无止境的后悔之日,因为他们将直面自己罪的严重性,以及神对他们永恒定罪的审判。认识到在那一天,所有的伪装都将被揭去,所有的欺骗都将暴露无遗,这是何等令人警醒。所有不信的人都将根据他们一生所行的,面对确定且永久的审判。现在知道这一点重要吗?确实重要,因为当我们现在知道为信徒预备的喜乐是确定的,而为不信的人预备的悲哀和痛苦也是确定的。我们再次意识到,向那些唯一盼望是放下自己、信靠基督的人传福音非常重要。

神学——研究神及其与受造宇宙的关系、旨意和工作——至关重要!每一个神学领域都向我们表明,正确且基于圣经的神学思考不仅教导我们该相信的真理,还告诉并指引我们如何最好地生活。

延伸阅读

  • 理查德·林茨(Richard Lints),《神学的结构:福音派神学导论》(The Fabric of Theology: A Prolegomena to Evangelical Theology),大急流城,密歇根州:厄尔德曼斯出版社(Eerdmans),1993 年。
  • 傅瑞姆(John M. Frame),《认识神的教义》(The Doctrine of the Knowledge of God),菲利普斯堡,宾夕法尼亚州:P&R出版社,1987 年。
  • 陶恕(A. W. Tozer),《认识至圣者》(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纽约: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1961 年。

编注: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Importance of Theology and Theological Understanding.

Bruce A. Ware(布鲁斯·韦尔)博士毕业于富勒神学院,现在是美南浸信会神学院的基督教神学教授。他撰写了大量期刊论文、书籍章节和书评。他与史瑞纳(Thomas Schreiner)合著了Still Sovereign 一书。他还著有God’s Lesser Glory: The Diminished God of Open TheismGod’s Greater Glory: The Exalted God of Scripture and the Christian FaithFather, Son, and Holy Spirit: Relationships, Roles, and RelevanceBig Truths for Young Hear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Greatness of God;以及The Man Christ Jesus: Theological Reflections on the Humanity of Christ
标签
系统神学
神学方法论
神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