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上耶稣的探索试图绕开福音书的整体见证,去寻找历史上真实的耶稣。但是,当我们理解古代叙事如何传承下来,以及这些叙事如何传到我们手中时,基督徒就有充分理由相信:福音书准确地描绘了历史人物拿撒勒人耶稣,福音书的宣称也通过这些事件本身得到了历史验证。
对历史耶稣的探索试图绕开福音书的整体见证,去寻找“历史上真实的耶稣”,这些探索往往质疑福音书记载的历史真实性。然而,我们首先要明白,古代历史(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既是对事件的记录,也包含对这些事件的观点和视角。此外,我们不应该把神的作为从故事中排除出去,特别是当他是叙事的核心角色时。恰恰相反,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事件指向神的作为,复活的记载尤其如此。文化理解的巨大差异也影响着我们对古代叙事历史真实性的判断;现代历史学家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按照古代文化背景去理解古代文献。福音书的故事是口头传承下来的,我们完全有理由信任和尊重这一传承过程,因此这些故事深深扎根于古代文化背景之中。这也解释了我们在不同记载中看到的细微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足以动摇我们对其真实性的信心。
探索历史上的耶稣一直是一项复杂甚至令人困惑的工作。有人认为最好不去参与其中,但问题是,对于那些有疑问或持怀疑态度的人来说,回避这场讨论会让人以为这些怀疑无法回应。当有人质疑圣经是否为某个观念提供了充分依据时,我们该用什么来让他们停下来重新思考?不过,在谈论这些探索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学本身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局限性,以及它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些问题。
在讨论古代历史问题时,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局限性很重要。在讨论历史时,我们几乎总是在进行可能性的判断,因为我们掌握的确凿资料有限,仅限于已经发现的那些,因此我们的证据相对于原本存在的来说是不完整的。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现在拥有的并不等于当时存在的一切,新的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的认识。
另一个问题是,说某个事件发生了是一回事,讨论对该事件的解释又是另一回事。当我们问“这件事发生了吗?”时,往往比较有把握。然而,当讨论一个事件意味着什么或有什么意义时,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往往涉及多个层面。换句话说,历史既呈现事件,也呈现视角。思考视角包括人们当时如何经历一个事件,以及我们回顾时如何看待它。这两个层面都是历史性的,但方式各不相同。作者可以选择从任一角度来叙述,或将两者混合在一起。
福音书反映了所有这些特点,有时很难把融合在一起的角度分开。事实上,我们甚至不应该试图这样做。福音书既呈现事件,也呈现视角,有时这种视角包括事后经过反思而产生的认识,而不仅仅局限于事件发生当时的认识。所有这些仍然是历史性的,因为历史是动态的,当涉及重要历史时,历史与一系列事件相关联。那些探索历史耶稣的人在辩论真实性和历史准确性时,有时会忘记这一切。了解历史如何运作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对于思考这些探索很重要。同时,认识历史的局限性也很重要,这正是为什么不同学者对“历史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会有多种不同解释的原因。
圣经所提出的历史主张,常常取决于研究者的预设立场。如果一位历史学家不相信神存在,或者认为神不会在历史中行动,那么在他阅读文本之前,冲突就已经存在了。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疑问:历史研究是否有能力证明神的工作?有些学者认为历史无法做出这样的判断,只能指出某些不同寻常、难以用自然方式解释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确实是历史研究的极限,它最多只能说明“有异常事件发生”。然而,事情并不止于此。福音书中,耶稣多次以可见的神迹,来证明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真理。例如,当他医治瘫子并宣称他的罪得了赦免(这是看不见的)时,他接着说,为要让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起来行走——他就行走了。这个医治指向另一个现实。那人能行走,就证明人子确实有赦罪的权柄。这个看得见的不寻常行为指向一个信息,而所宣称的是看不见的。难怪神迹被称为记号!
复活也是同样的道理。它说明神在这里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这也证实了耶稣所教导和宣称的。对福音书来说,这是一个辩护。鉴于空坟墓和门徒们因此而发生的视角转变,福音书有充分理由建立这样的联系。福音书有充分理由提出这样的联系,是因为空坟墓的事实,以及门徒因复活而经历的根本性改变,都在指向同一个结论。这仍然是一个判断性的宣称,一种视角,但却是有充分理由的判断——它指向神在他的创造中作工这一真实可能性。
运用历史研究的另一个要素是理解文化背景或语境。有些做法是根据当时人们的理解方式来表达的。当读者和作者共享同一文化时,传达意思并不需要太多解释。作为后来的读者,我们往往不处在那个文化语境中,很容易错过要点。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The Cowboys are going up to the frozen tundra to melt the Cheeseheads”(直译就是“牛仔队要去冰冻苔原融化奶酪头”,熟悉美国文化的人一听就明白,这是说达拉斯牛仔队要去绿湾包装工队的主场绰号为“冰冻苔原”的兰博球场比赛——译注),这在英语母语者看来是完全通顺的一句话。但如果有人不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这句话读起来就像胡言乱语。事实上,一个用阿拉伯语-英语词典学英语的阿拉伯人可以查到这句话用到的每个单词,但仍然无法理解句子含义。这是一个文化脚本。熟悉美国文化的人一听就明白,这是在讲美式橄榄球比赛。对其他人来说,这句话毫无意义,或者至少意思会被误解。
同样在福音书中,有许多内容都深深植根于犹太文化的理解之中,需要历史学者与神学家细心地研究、解释。一个例子是当耶稣宣称神要使他复活,坐在神的右边。这样的话在犹太人一神论的世界观中意味着什么?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亵渎神明,要么是神亲自高举他,使他与神共享权柄。这两种理解在当时的文化中都说得通,但耶稣指出:神的作为会揭示答案,而复活正是这场争论的关键所在。复活表明,神亲自验证了耶稣的宣称——他确实与神共享那独一无二的地位与权柄。这种结论建立在文化语境之上,同时也扎根于历史事件的发展本身。只有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这段叙事所传达的意义。
在探讨历史上的耶稣时,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福音书成书之前,这些事件是如何保存与传递下来的?这一过程植根于古代社会的口述传统。那时书籍稀少,因此以书面形式记录事情也相当罕见。近年来,随着对历史耶稣的探索,学者们对这种口述过程以及记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尽管仍存在争论,但有充分证据表明,古人在传承重要事情时是很谨慎的。记忆研究表明,尽管记忆会"流失",但所发生事情的要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被足够准确地记住。
在说明这一点时,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呈现一个事件时,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概括和/或转述。换句话说,事件的报道方式会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叙事取向或重点。这一点与以下事实相关:关于耶稣的记忆来自一个群体的回忆,涉及在重述这些故事时经常重复的事件。这些因素增强了我们对所传承内容的信心,即使这些内容传到我们手中时有一些差异。被回忆起来的不是单个人的记忆,而是涉及在被记录下来之前经常重述的场景。这种重述可能包括一些差异,但故事的核心是一致的。从历史角度看,重要的是要点是一致的,是可以信赖的。很可能的情况是,那些与耶稣一起度过三年时光的人,忠实地知道并传达了他关于自己的教导——耶稣不仅是一位先知,更是神救赎计划的中心。在研究口述传统与记忆的学者中,肯尼思·贝利(Kenneth Bailey)与罗伯特·麦克艾佛(Robert McIver)对这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极有价值的综述。
呈现古代历史是件复杂的事,所以经常引发讨论。虔诚的基督徒认为我们有充分理由信任福音书关于耶稣的记载,而且理由确实充分。事件与视角这个概念说明,福音书中所描绘的“信仰中的基督”,有时反映的是门徒在经历了历史上的耶稣、并在后来事件的光照下所形成的更深入理解。但这些反思性的描绘与历史上的耶稣紧密相连,并没有扭曲耶稣的真实身份。记载中的差异确实意味着,当人们试图将所有细节拼合在一起时,有些地方需要讨论和辩论,需要做出判断。这正是历史研究的局限性所在,也是历史研究必然涉及的判断过程。尽管如此,福音书所呈现的耶稣核心形象仍然清晰:他是神计划中独特而核心的人物,带着明确的信息呼召人们通过他来到神面前。这正是这些资料所显明的,而这些资料深深植根于历史,完全经得起探究,也值得我们以尊敬与信心来倾听它们所传达的真理。
编注: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Answering the Quests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