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基督教电影问题何在
2023-11-23
—— Andrew Barber

2013 年堪称是现代基督教电影元年。那一年,以基督信仰为主题或由基督教团体投资制作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一部似乎都比上一部在票房上更加成功。用福布斯网站票房分析师斯科特·门德尔森(Scott Mendelson)的话说:“我认为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2014 年基督教主题宗教电影的数量将会超过漫威式超级英雄电影。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这绝对是个里程碑。”

因此,现在似乎是一个评估的好时机: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基督教题材电影泛滥是一个好趋势吗?

我的答案很简单:不是。我知道对基督教电影大加挑剔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它们已经成为基督教世界值得关注的文化代表。我与非基督徒的每一次交谈都需要面对他们对我作为基督徒的看法,这往往意味着要面对他们对共和党、电视布道家和基督教媒体的批评。撇开其他问题不谈,基督教电影中一些问题必须得到讨论,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技术或风格偏好的问题,而是诚信问题。

目前看来,基督教电影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1)它们要么本质上是不够诚实,和/或(2)它们主要关注的是 C.S. 路易斯所说的“自我形象城堡建设”。注意:要讨论这两个问题,我就必须对所有基督教电影进行概括,因此(我希望)会有一些例外。但我相信,这里讨论的趋势对于绝大多数基督教电影类型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第一,基督教电影往往本质上不够诚实。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教会资助的电影都以传福音作为影片情节之一。这些场景通常出现在电影的高潮部分,由一个角色向另一个角色解释他/她是个罪人、需要耶稣,结果通常是对方的归信。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幕就是拍给观众中的非基督徒看的,这就好像是电影中的讲台呼召,经常会有露骨的说教。

问题就在于这种诱导的感觉。我们一方面在说:“嘿,我们知道你们喜欢艺术,这里有我们的艺术!”然后又说:“附带一提,既然你们已经进了影院,我们想抓住机会给你们传福音。”虽然这些场景的表现力很强,但它们更像是思想操控,而不是电影艺术。

如果我们想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值得指出的是,电影根本不是复杂命题思想的良好载体。想想你看过的上一部“大思想”电影。它是如何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观看《黑客帝国》并没有让我成为像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那样的哲学专家。如果它真的做到了,那它就不会成为一部好电影。沃卓斯基兄弟(The Wachowskis,《黑客帝国》导演)明白,电影的主要作用是娱乐,最多引发一些基本的思考。作为一部电影,《黑客帝国》别无选择,只能将其宏大思想简化为几句简单的口号。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试图将通常在 40 分钟的讲道中才能解释清楚的重要命题真理包裹在一部电影里,我们要么会拍出一部烂片,要么不得不简化所传达的信息。最后,既没有传好福音,影片也毫无艺术可言。

那些成功的信仰题材电影(《生命之树》《指环王》《烈火战车》)都明白,电影无法取代教会或护教家。他们的制片人只是想拍出反映这个世界真理的好电影(《烈火战车》和《生命之树》确实包含一些教导,但这些教导出现的恰到好处,也并没有以传福音、使人归信为目的)。这不禁让人怀疑,许多影片中归信场景的出现是否是为了证明教会参与电影制作的正当性,这只会进一步说明我们并非出于对电影艺术的热爱而拍电影。

但如果有人因这些电影而归信了呢?

首先,如果你问出这个问题,你就证明了我的观点,即传福音场景主要是针对影响观众的,而不是影片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结果良好并不能证明手段正当。用我的一位牧师朋友的话说,“如果有人通过我糟糕的布道归信了基督,我会感谢神的恩典,并仍然为自己糟糕的讲道感到忧愁。”如果有人归信,就能合理化糟糕的手段,那么这种实用主义的想法可以用来为任何罪恶或错误辩护。

如果我们把这些基督教电影作为福音这一真理的最大容器,我们就向我们文化的不幸趋势屈服了,这种趋势就是通过娱乐来进行教化。

第二,基督教电影经常在建造自我形象城堡

C.S. 路易斯在《批评的实验》(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形象城堡建设”("egoistic castle-building")这一概念。这个概念很简单:当一群人把自己“塑造成最令人羡慕或最令人钦佩的角色”时,就是在做自我形象城堡建设。“阅读反而使他们最不了解自己,使他们沉迷于他们已经享受了太多的放纵,使他们远离书籍和生活中最值得拥有的东西。”当然,路易斯说的是读者,但对电影观众同样适用。他们是如此渴望战胜这个世界,如此渴望证实自己的价值,以至于“(他们)对畸形的心理和荒谬的巧合毫无异议。”一个简单而极端的例子就是改编自《五十度灰》(50 Shades of Grey)的电影,这故事通过安娜斯塔西亚·斯蒂尔(Anastasia Steele)的经历引诱女性产生幻想。

大多数基督教电影都属于同一类别的幻想催生。这些电影的叙事都发生在一个与我们相似的世界里,但这是一个引诱你以为是真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学新生可以在辩论中击败博学的教授(《上帝未死》),一位电视布道家对政治进程如此重要以至于政府要陷害和追捕他(《迫害》)。这些电影旨在向我们保证,我们对这个世界非常重要。但这只是福音派的幻想。

烂番茄网站(RottenTomatoes.com)统计了全美所有影评人的评分,刚刚将《迫害》评为 2014 夏天最烂电影。如果我们想要传福音,而大多数基督教主题电影却被非基督徒影评人撕成了碎片,这应该令我们困扰。当然,如果我们只是真的想看到自己的幻想在银幕上得到验证,那么把这些差评当作“逼迫”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好莱坞听到我们的声音是件好事。他们应该承认基督徒观众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传递出的唯一信息就是,我们对价格低廉、口碑不佳的电影感到满意。我们越是为这些电影继续投资,我们就会得到越多这类烂片。

是时候反思了

当然,我们有办法制作出诚实、深刻的基督教电影。如果《迫害》讲述的是一位曾经在共和党中颇具影响力的牧师现在面对自己影响力的减弱和不受欢迎,那会怎么样?如果《上帝未死》讲述的是一个基督徒与他所认识的比他自己更聪明、更有道德的无神论者辩论并且落入下风的故事呢?

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说一些表现脆弱、诚实和深刻的话了。但是,只要基督教电影的动机是传教,或者是成为文化战争中失败的安慰剂,那么说它们在电影艺术上毫无建树就没有冤枉它们。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Problem with Christian Films.

Andrew Barber(安德鲁·巴伯)是史东尼布鲁克学校(Stony Brook School)的一位教师,这是一间位于长岛的寄宿制学校。他道学硕士毕业于圣约神学院,著有多篇影评。
标签
影评
基督教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