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通常都会制定使命宣言或愿景声明,它们的核心作用是为决策指明方向。许多教会也效法这一做法,并将这些重要宣言根植于圣经真理——其中,《马太福音》28:18-20 记载的大使命尤为关键。
这段气势恢宏的经文,堪称《马太福音》最震撼人心的结尾。它的重要地位促使我们思考:这与旧约有何关联?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大使命的本质,其实是在建造一座赞美的圣殿。
“应验”是贯穿《马太福音》的核心神学词汇。马太不断引用旧约,并强调这些经文对理解耶稣事工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像“大使命”这样充满神学分量的重要宣告,必然也暗含着旧约的呼应。
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 28:18-20),这显然呼应了《历代志下》36:23 的建造殿宇的谕旨:
波斯王居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愿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
仔细对比这两段经文,我们能发现马太刻意设计的精妙对应。在《马太福音》28 章和《历代志下》36 章中,都记载了从天而降的权柄——耶稣获得统管天地的权柄,波斯王居鲁士则得到天下万国。这两处经文都强调:这个神圣托付必须传遍万民,都伴随着“去”的使命呼召,也都应许了神的同在。
马太的写作手法可谓匠心独运。他开篇就用“家谱的书”这个说法(希腊文Biblos geneseōs),刻意呼应《创世记》2:4 和 5:1 在希腊文译本中的相同表述。正如在《马太福音》1:1 引用旧约开篇的《创世记》十分恰当,在 28:20 提到“末了”也同样贴切。根据《马太福音》23:35 的线索,当时的犹太传统确实把《历代志》视为正典的最后一卷。因此,马太以《创世记》开篇,以《历代志》收尾,这种首尾呼应的结构具有深刻的神学意义。
这段对《历代志下》36 章的呼应,将门训的工作比作建造圣殿。实际上,《马太福音》早已埋下这个伏笔——耶稣多次谴责希律王所建的圣殿因腐败的统治而失去功用,称其为“贼窝”(太 21:13;引自《耶利米书》7:11),并宣告这殿终将成为“荒场”(太 23:38)。
这种认为弥赛亚将要建造圣殿的观念,与 16:18 中“主耶稣要将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的意象完美契合。根据大卫之约的应许,大卫的后裔要建造新圣殿(撒下 7:13;代上 17:12),这一主题在《撒迦利亚书》4:7-9,6:12-13 等经文中反复出现。甚至《以赛亚书》45:1 称居鲁士为神的“受膏者”,也可能暗指弥赛亚作为圣殿建造者的形象。
耶稣在《马太福音》21:42 引用《诗篇》118:22-23 时,同样隐含着“新圣殿”的意象——祂告诉法利赛人,被匠人弃绝的石头,将要成为新圣殿的房角石。新约其他作者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彼得沿用耶稣引用的《诗篇》118 篇,明确指出:“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彼前 2:5)。
保罗则直接宣告:
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我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林前 3:9-10、16)
你们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祂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弗 2:19-21)
明白了这个背景,我们就能看清:大使命的本质是关乎敬拜。正如《诗篇》宣告万国都当敬拜耶和华(YHWH),因为祂是普世的主宰(参诗 96);如今统管天地万有的耶稣,同样配得万民的敬拜。
教会的使命包含这几个方面:传扬福音使人归正;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太 28:19)以及教导基督的一切吩咐(28:20)。
这些事工如同建造圣殿,而推动教会决策与事奉的根本动力,正是对主耶稣基督的颂赞、尊崇与荣耀的渴慕。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Is Temple-Building in Your Mission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