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主日诗歌,你选对了吗?
2025-05-14
—— Brandon Ryan

作为敬拜领会,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管理教会诗歌库并挑选新歌。要知道,主日唱的诗歌不仅是敬拜,更是在教导会众,这可能是敬拜主领最具影响力的教导平台。毕竟会众(包括他们的孩子们)离开后,还会反复唱这些诗歌。所以选歌这件事,我们绝不能马虎。

那么该如何挑选诗歌呢?为什么选这首不选那首?以下是我为选择新赞美诗而设置的种种“考验”。想要在主日唱一首新的赞美诗,必须全部通过这些关卡:

第一、歌词是否合乎圣经教导又通俗易懂?

说实话,我通常先被旋律吸引。但我会特意不去听伴奏,而是逐句研读歌词:这首歌有正确的神学观吗?抽象的表达是否仍能准确传递真理?我特别看重歌词是否清晰。很多旋律优美、内容符合圣经的赞美诗,就栽在歌词太过晦涩这一关。

虽然艺术表达需要空间,但就算我能理解创作者的本意,如果普通会众听不懂歌词在说什么,这样的歌我绝不会选。

比如新颂教会(Hillsong)的《何等荣美的名》(What a Beautiful Name)里有句歌词“你不愿独享天堂”(译注: 英文歌词为You [God] didn’t want heaven without us,中文版译为“你愿万民进荣耀国度”就避免了直译可能引起的歧义),这就容易让人对神自足自存的属性产生误解。为保证会众正确认识神,这首歌就没有进入我们教会的诗歌本。如果你不确定某首诗歌的歌词是否正统,最好先请教教会的牧师或长老。他们一定会热心帮忙,

第二、是否适合会众合唱(乐队演奏)?

领会常犯一个毛病:总爱选那些让自己唱得很出彩,但普通人根本唱不上去的歌(或调子)。当然,副歌高潮处有几个高音无可厚非,但整体而言,选调必须兼顾乐队和会众的舒适区——哪怕双方都需要适当妥协。敬拜主领还得考虑乐手的演奏水平。如果一首歌怎么改编都不适合会众合唱,那就只能淘汰。

节奏把控同样重要。虽然各教会会众的音乐素养不同,但我尽量选择大家听几遍就能跟唱的诗歌。要是节奏太过复杂,我绝不会放在主日使用。不过也要注意,会众的音乐素养应当和灵命一样不断成长,所以偶尔也可以适当挑战,循序渐进地引入稍复杂的诗歌。

即便选了合适的歌,会众也需要时间学习。我一般会在一个月内安排教三次新歌,而且尽量让诗歌主题和当周的讲道内容对上。有时候为了等合适的时机,一首歌可能要压好几个月才教。不过经过这样的精心安排,会众不仅能够熟记旋律,更能满怀喜乐、信心十足地齐声颂唱。

第三、是否满足了神学或音乐方面的需要?

我会仔细梳理当前的诗歌库,看看在神学主题或音乐风格上是否存在缺口。比如:会众是否经常唱到为罪忧伤、呼吁悔改的诗歌?是否有渴慕新天新地的盼望之歌?有没有教导会众按圣经原则哀恸的诗歌?这些正是我发现最容易缺失的题材。

在音乐性方面,我会注意保持平衡,有快有慢,有激昂的,有轻柔的,有现代创作,也有传统圣诗。我们的诗歌库不能全是那种带有冗长过渡段的力量型颂歌。如果拿不准是否平衡,不妨请教几位可靠的会友听听他们的建议。

第四、来源可靠吗?

当我们在主日演唱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时,无形中就在为这位创作者背书。因此,对于通过前三关考验的诗歌,我都会仔细考察创作者背景。我需要(在我能力范围内)确认这位音乐人是否确实活出了美好的基督徒生命,并且来自持守正统教义的基督教传统。如今通过Instagram和Patreon等平台,基督徒音乐人与大众的距离比以往近得多。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只要愿意尝试,其实可以直接与艺术家交流提问。

在调查过程中,我始终秉持保持善意的原则。但对于那些同时公开发布讲道或其他教学资源的教会或事工机构出品的诗歌,我通常会更加谨慎——在采用这些机构的诗歌前,我一定会仔细审查他们的教导内容。

一首歌如果能通过全部考验,也就是说,歌词符合圣经真理、旋律适合会众演唱、我和乐队能够演奏、能弥补我们敬拜中的不足,并且来自可信的创作者(或至少没有特别大的疑虑),这样的诗歌就是主日敬拜的优秀候选曲目了。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Do Your Sunday Songs Pass the Test?

Brandon Ryan(布兰登·瑞安)道学硕士毕业于丹佛神学院,是威斯康星州河瀑市河畔教会(The River Church)的牧师,与妻子育有四个孩子。
标签
敬拜
音乐
赞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