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
2025-04-28
—— Ryley Heppner

那年我 27 岁,被确诊为一型糖尿病。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能让我更从容地面对这个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

恐惧

还记得患病几年后的一个晚上,我竟然害怕到不敢给自己打胰岛素,只好打电话叫朋友过来帮我注射。那天晚上,不知怎么了,我就是无法克服这份恐惧。

又过了几年,当我坐在医院的小诊室里,面对两位糖尿病专科护士时,我突然泣不成声。我的崩溃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这个病带来的沉重压力压垮了我。我真的感到不堪重负。

那天,护士们居然给了我一只毛绒熊作为安慰品让我带回家。说出来真是难为情——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居然抱着毛绒玩具离开医院!但不得不承认,糖尿病对我来说确实太可怕了,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有时候,连说出“糖尿病”(Diabete)这个词都让我觉得喘不过气。真希望他们能换个名字,最好能把“Di”这个音去掉。这样的话,也许会好受一点,至少不会每次听到这个词就让我联想到死亡(die)。

疲惫不堪

这种病真的很耗人。要不停地拿药、查血糖、数碳水、更换注射部位,这样的事情没完没了。为了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我不得不时时刻刻想着这些事,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想一次。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计算,在生命结束前,我还要扎多少次手指、在肚子上打多少次针。也许你会觉得这想法有些阴暗,但每天重复这些真的让我疲惫不堪。这并不是说我不想活了,只是我期待有一天不用靠扎手指放血才能活着。比起从前,我更加期待那个不会朽坏的身体。

孤独

这种病不仅可怕、令人疲惫,还让人感到孤独。除了那些和你有着同样经历的人,谁能真正理解你的处境呢?可是你又能认识几个这样的人呢?刚确诊的时候,我四处打听身边有没有其他一型糖尿病患者,结果只找到一个人。她是我以前在当地锯木厂同事的女儿。显然,我不可能跑去找她倾诉我的糖尿病经历。

于是,我参加了一些课程。我开始去医院参加小型研讨会,想认识一些病友,学习如何应对这个病。虽然在那里遇到了很多糖尿病患者,但课程和交谈大多都集中在实用性的话题上:“你应该多久测一次血糖”,或者“一个土豆含有多少碳水化合物”,又或者“出去散步前你喜欢吃什么糖?”。所以,那种孤独感并没有减少多少。感觉还是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或者说,那些真正了解我的人并不理解我的处境。

盼望

说到底,不管你患的是什么病,正在经历怎样的苦难,本质都是一样的。不论是糖尿病还是其他疾病,我相信你一定也曾体会过,甚至可能一直在承受着那种恐惧、崩溃、疲惫和孤独的感觉。

老实说,我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这些负面情绪永远消失。只有在永恒里,当上帝擦去所有的眼泪,一切痛苦都将终结(启 21:4),那时我们才能真正解脱。到那时,连打针的痛苦也不会再有,因为我们再也不需要针头了!就像《魔戒》系列结尾时,山姆·甘吉对甘道夫说的那句话:“所有悲伤的事都将不复存在。”

不过,我渐渐领悟到,即使在当下的人生中,我们依然拥有极大的盼望。我们不必让这些痛苦引发的负面情绪侵扰我们。相反,我们能在基督里找到平安、安宁、慰藉和喜乐,这种程度的满足甚至是那些不信的人难以理解的。

石油钻井平台

高中毕业后,在我还没得糖尿病的很久以前,我在北加拿大找到了一份在石油钻井平台的工作。钻井工作向来听上去有点吓人,但我当时想:“我习惯干体力活,也不怕冷,独处对我来说也不是问题。这样在上大学前挣点钱应该很容易。”在第一个为期两周的轮班开始前,我去装备店买了一双——一点都不夸张——能抗零下一百摄氏度的靴子。居然真有这种靴子存在!

然后我开着我的雪佛兰骑士向北出发。这双靴子派上了大用场,因为那里实在太冷了,其他工人甚至不敢关掉车子。他们在轮班时都让车子空转。开回汽车旅馆后,整晚也让车子继续运转。连加油的时候,他们都不敢熄火!

不过,严寒倒不是问题。毕竟,我穿得很暖和。工作本身也还好,我大部分时间就是拿着蒸汽软管跑来跑去,防止各种转动的零件被冻住。

最后证明,平台上的其他人才是最难应付的。

如果你看过电影《世界末日》(Armageddon),大概就能想象典型的钻井工人是什么样子。还记得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角色吗?就是那种粗犷、强壮、不苟言笑的蓝领钻井工人。这形象还真挺准确的。这么说吧,我觉得大多数钻井工人都不太可能去应聘幼儿园老师或沃尔玛的迎宾员。

现在想象一下我,一个面色苍白、十八岁、一米六五、一百二十五磅重的内向青年,要融入这样一群“世界末日版布鲁斯·威利斯”组成的铁板一块的团队。我被他们整得很惨,这还是往轻里说呢。

下个月我就要四十岁了,但要是现在遇到当时的那些同事,我还是会有点害怕。虽然我在高中时也被欺负过一点,但在钻井平台上的经历简直是另一个级别,特别是因为那里无处可逃——我可是在北加拿大啊!我分享这个故事是想说,在钻井平台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孤独的时光。但同时,那也是我经历最平安、最受安慰、最喜乐、最能建立信心、最具奠基意义的时期之一。让我来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圣经

在那里,我只有圣经。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智能手机或电脑。我只带了衣服、睡袋、随身听、靴子,还有这本圣经。那时的我算不上虔诚的基督徒,但我确实信主。所以我把圣经带到了钻井平台。无处可去,无人可依时,我就翻开了圣经。

我投入到上帝的话语中寻求帮助,寻找能躲避风暴的庇护所。而我确实找到了。你知道当我开始转向圣经时,我的生活变成什么样了吗?当我开始寻求上帝的力量时?工作,读经。工作,读经。工作,读经。我无法远离祂的话语,因为我在其中投入的时间越多,我的处境和日常经历就发生越大的转变。

突然有一天,当我坐在从汽车旅馆到钻井平台的工作车上时,虽然和往常一样四面受敌,但想到刚刚读过的上帝的应许,我的内心却充满喜乐。

这并不是圣经上的文字在神奇地改变我,而是上帝通过这些话语向我揭示了更深层、看不见的真实,正是这些真实在改变着我。我以为自己在那里孤独一人。我以为自己在独自受苦。但我没有意识到,上帝一直与我同在,分担我的苦难!“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诗 34:18)。我以为自己很需要帮助,需要离开钻井平台,需要一份不同的工作和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但我没有意识到,我真正需要的只是耶稣,有祂就足够了!“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 12:9)。

我曾以为,信仰成长需要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但我没有意识到,苦难恰恰是对信心的祝福,是催化信仰成长的激素。“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上帝。”(林后 1:9)

基督是你的一切

二战期间,有一位年轻的荷兰钟表匠彭柯丽(Corrie ten Boom)。彭柯丽和她的家人帮助数百名犹太人躲避了大屠杀。毫无疑问,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也是耶稣忠实的跟随者。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据说出自她:“只有当基督成为你唯一拥有的,你才能真正明白祂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2]

这不正是你在人生至暗时刻的真实体会吗?

当你一无所有时,耶稣忽然成为你生命中唯一的依靠。这就是我在钻井平台上的切身感受。从没有哪段时光,比我在北加拿大苔原上遭受欺凌、孤独无助的日子,更让我深切地依靠基督。那时我无处可去,只能在圣经里寻找平安。而这种被逼无奈的交托,却让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平安、安慰、喜乐,以及与基督最亲密的相交。

你知道吗?我一直很喜欢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对“有福”这个词的诠释。当他解读《马太福音》中的八福时,他认为要传达这个词所包含的奇妙恩典,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每一福前都加上“你们这群幸运的家伙”。“你们这群幸运的家伙,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 5:3)“你们这群幸运的家伙,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太 5:4)

换句话说,你现在正处在最该在的地方。今天,如果你是基督徒,患有糖尿病,或是正在与其他疾病、病痛或困难斗争,我觉得这句话再适合你不过了:“你这个幸运的家伙。”之所以说你幸运,是因为你的苦难正把你带到一个绝妙的境地,让基督成为你生命中的一切。而这,就是最好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J.R.R.托尔金(J.R.R. Tolkien)著,《王者归来》(The Return of the King),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公司(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55 年版,第 430 页。

[2] 彭柯丽(Corrie ten Boom)语录,引自“安息之地灵修网站”(the-resting-place-devotional.com),2022 年 1 月 20 日,2024 年 7 月 26 日访问。

[3] 卡尔·巴特(Karl Barth)著,杰弗里·W·布罗米利(Geoffrey W. Bromiley)译,《基督徒的生活:神学导论》(The Christian Life: A Theological Introduction),厄德曼斯出版社(Eerdmans)1967 年版,第 101 页。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加拿大福音联盟英文网站:Life with Type-1 Diabetes

Ryley Heppner(赖利·赫普纳)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叉市(Grand Forks)第一浸信会教堂的牧师,同时也在奥卡纳根圣经学院(Okanagan Bible College)任教。他在ACTS神学院获得了基督教研究硕士学位,目前正在该院攻读新约研究神学硕士学位。赖利的妻子妮可(Nicole)是圣经辅导员。他主持一档名为“赖利·赫普纳播客”的节目,同时在个人网站ryleyheppner.com上写博客。
标签
苦难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