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工作
如何作为一名通才荣耀神
2023-09-22
—— Joe Carter

注:你个人可能对这样一篇文章毫无兴趣。不过,我盼望这篇文章能给你认识的某个人带去帮助和鼓励,所以即使你不想读这篇文章(我不怪你),也请考虑把它转交给能服事到的人。

我的职业方向之一就是成为一名通才。然而,我几乎错过了这个呼召,因为我没有意识到“什么都懂一点”的“通才”会是神呼召我成为的人。

多年来,我一直听到很多朋友和同事说,他们认为自己应当成为某个领域的专才,但我从未听任何人说过他要成为每个领域都懂一点的“通才”。于是,我决定也成为一名专才,我申请了历史学博士的项目。

然而,我只坚持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

在经历了一次看似失败的经历后,我才终于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应该知道的事情:神一直在呼召我成为一个通用型人才(generalist),一个能把自己的兴趣、才干和技能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的人。

的确会有一些人因为神的护理而学习了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科的知识,充其量对每个学科都有一点肤浅的了解,这似乎令你感到奇怪。你之所以为此感到奇怪,是因为你把智识上通才的成长路径与专才的成长路径等同起来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许通才的成长和使用不像学术专才,而是更像艺术家。

好像表演艺术的智识积累

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很可能是表演艺术,即在观众面前进行现场表演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表演、模仿秀、歌唱或舞蹈。

然而,这种艺术形式的观众并不只是人类。表演可能是为了上帝,是一种敬拜。诗人在诗篇中写道,舞蹈是一种敬拜——“愿他们跳舞赞美他的名”(诗 149:3)。同样在撒母耳记下 6 章中,我们看到大卫“在耶和华面前踊跃跳舞”。当我们进入永恒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最终都是为那三位一体的而摆上的。

如果普通人也蒙召进行类似的表演呢?如果我们这些普通人获得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呼召,而不是将其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获得知识就是在造物主面前的一种表演呢?

这并不是说获得的知识不能用于实际目的或不能服务我们的邻舍。但把求知看作是在上帝面前、为上帝而做的表演,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持续的艺术崇拜。就像大卫用踊跃和舞蹈为上帝表演一样(参撒下 6:16),我们可以自由地在不同领域寻求真理、知识和理解,以此来荣耀上帝。

通才之艺

那么,作为一种基督教艺术形式,通才主义(generalism,研究多种不同学科而非专攻一门学科的做法)会是什么样子呢?薛华(Francis Schaeffer)在他的《艺术与圣经》(Art and the Bible)一书中提出了评价艺术作品的四个标准,我认为这些标准在这里也适用: (1) 技能卓越;(2)真诚;(3)智识内容;(4)内容与载体的结合。

技能卓越。因为我们“对一切都感兴趣”,所以我们这些通才在收集、吸收知识和理解应用上往往马虎草率。我们经常从一个学科跳到另一个学科,很少花时间处理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或将其纳入一个更广泛的框架。

但是,就像甩动四肢并不能使舞蹈成为艺术一样,从一个学科跳到另一个学科也不能使求知成为一种艺术性的敬拜。我们需要发展一种“舞蹈编排”,一种提供架构的系统,使创造性的表达和卓越的技能成为可能。(想要知道我自己建立的系统如何运作,请参阅本文附录)。

真诚(Validity)。“我所说的真诚是指一个艺术家是否诚实地体现自己和他的世界观,”薛华说,“还是说他的艺术创作只是为了金钱或得到接纳。”如果艺术是为了荣耀上帝,那么通才同样不是为了以我们的博学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通才型基督徒来说,追求知识是为了神,而不是为了给其他弟兄姊妹留下深刻印象——那是一种迂腐。我们不是为了他人的掌声,而是为了我们神圣护理者的认可而学习,这样的“表演”才是真诚的。

智识内容。通才的工作是研究上帝就着祂自己及其创造的启示。正如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写:“有两本书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研读,以防止我们陷入错误。第一本是揭示上帝旨意的《圣经》,第二本是表达上帝大能的被造世界。”

所有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但在第一本中,我们可以找到上帝最完美的启示。无论我们在第二本中发现什么知识,都必须与圣经所说的一致。正如薛华提醒我们的那样,“艺术家的世界观不能没有上帝话语的判断。”(因此,读经和研究神学课题至少应占基督教通才学习的一半篇幅。)

内容与载体的结合。薛华说,“对于那些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来说,风格与内容之间存在着关联。”

在作为表演艺术的求知过程中,通才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内容各是什么呢?我猜想,这对于每个通才来说答案都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我最多只能解释一下我是如何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们表演艺术的舞台是我们自己的思维(minds)——上帝甚至比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思想(耶 17:10),而内容则是我们的意念(thoughts)。使得通识成为一门艺术(或至少是艺术的一种主要“风格”)的是“崇高的模式匹配”("sublime pattern-matching"),即看到上帝所创造世界中的相互关联性,这使得我们的心灵对他的宏伟和大能产生敬畏和崇敬之情

上帝喜欢的不是发现祂启示的模式(当然,他已经知道了),而是这个过程引导我们像孩子一样敬拜。正是这个过程引导我们不断重复 17 世纪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祷告:“全能的上帝啊,我在追随你思考你的思想!”这就是对知识和发现的追求,通过日益陶醉于我们救赎主的威严,以此来荣耀祂。

附录

我更愿意向你展现一个例子,以有效地说明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通才所需要的架构和过程,我称之为“编排”("choreography")。因为我想不出什么好例子,所以我还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过程吧。

不幸的是,我的方法既古怪又极端,很可能帮不上你什么忙。它的目的是弥补我所受的不良正规教育造成的缺陷,并作为一种持续的、自学式的补救措施。老实说,我甚至有点不好意思谈起这个问题(我以前从未和任何人谈过这个问题)。但我提出来,是希望它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知道如何制定自己的“编排”,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敬畏上帝的通才。

为了与“作为艺术形式的求知”这一比喻保持一致,我试图称上帝创造的“艺术作品”是一件拼贴画、一件由不同形式的组合而成的艺术品,它创造了一个新的整体。由于没有更好的标题,我称这件作品为“框架”("Framework")。以下是我如何把东西放进“框架”的过程。

核心: 我的百科类目

这一框架的核心是一种思想上的“百科分类”(Propædia)。“百科分类”这个词来自哲学家莫蒂默·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作为分类组织《大英百科全书》内容的工具。我自己的版本是对上帝启示的主要话题和主题(包括一般启示和特殊启示)进行不断调整(并慢慢扩展)后的模型。

下图是我自己的基督徒“百科分类”思维导图的一部分。(点击这里查看完整的 PDF 版本。注:“特殊启示”部分尚未充实。)

这思维导图的目的有三:(1)创建一个主题分类法,我最终可以把它放进我的头脑中,作为我框架的核心;(2)提供一个结构,帮助我了解哪些主题我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3)帮助我看到上帝的作为和创造领域的广阔概况,激发我的敬畏和敬拜。

工具: 心智模型

“什么是初级的世俗智慧?”查尔斯·芒格(Charles Munger)发出了这个问题。“那么,第一条规则就是,如果你只是记住孤立的事实,并试图把它们丢进大脑,那么你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任何事情。如果这些事实没有串联成一个理论体系,你就没有为这些事情留下有用的形式。”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查尔斯·芒格(你可能知道他的商业伙伴沃伦巴菲特,世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但他为通才概述了一些关于心智模型需求的有益见解。在此,我不会详述我认为哪些心智模式是重要的,但我建议大家阅读芒格的演讲,以了解它们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们对于开发“理论晶格 ("latticework of theory")来说是必要的。

过程(第一部分): 阅读

虽然求知包括对各种媒体——播客、视频、图表——的吸收,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来源应该是阅读文字,主要是书籍。每天晚上我妻子睡觉后,我都会设定一个半小时的定时器,然后阅读书籍。我的阅读速度相当慢,但在 1.5 小时内,我通常可以阅读 50-60 页的文字。

我希望自己有这种想把一本书直接读完的性格,但我没有。相反,我通常每晚读 6  本书中或5本中每本的15-20页。我不推荐大家都用这种方法,因为这对你可能效果不佳。但有时你必须使用任何适合你个性的方法,即便它不那么理想。

无论是阅读电子书还是印刷品,我都会做笔记,并为“抓住”阶段(见第三部分)高亮重要的文字。

过程(第二部分): 我的阅读清单

我的阅读计划旨在弥补我的无知和弱点。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在我人生的这个阶段(46 岁),我所知道的并没有我应该知道的那么多。因此,我必须对一些我早就应该了解的主题进行大量的补充阅读。

我的弱点是很容易被“新知”分散注意力(即便这个“新知”其实并不新)。我读完一本书的几个章节后,就会发现我还想读别的书。为了避免出现一堆乱七八糟、读了一半的书,我制定了一个周密的阅读计划。

我目前的计划包含 57 本书,计划持续大约六个月(假设我能保持每天 100 页的阅读速度)。我创建了一个电子表格(使用 Google Sheets),在以下类别中每类有三本书: 圣经研究、基督徒生活、神学、传记、历史、经济学、法律/政治、经典、小说、艺术/音乐、哲学/心理学、军事科学/战略思维、数学/科学、思想史、保守思想、写作/实用技能以及“大概念”("Big Ideas")。

我有一条半硬性规定,即在我清除了某个类别中的两本书之前(要么完成它们,要么选择完全放弃它们),我不能在该类别中添加新书。

完成一本书后,我会将其添加到包含所有类别标题的新标签下。这有助于提醒我在“抓住”阶段处理在这些书中所做的笔记。

过程(第三部分):“抓住”阶段

大约每周一次(通常是在周末),我会把最近完成的书籍中的笔记添加到我的“抓住”工具——Evernote 中。我使用“百科类目”作为总纲,在最合适的主题下标记我的笔记。

过程(第四部分): 回顾

如果我不能把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那么建立心智模型、每周阅读几个小时并做大量笔记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我没有一个刻意保留知识的过程,我的大脑就会变得空空如也(我可能读完一本书后,没过几天就会忘记自己读过这本书,更不用说记住读过的任何内容了)。

为了帮助记忆,我尝试每天花 20-30 分钟阅读我记入 Evernote 的笔记。每天这样做,我最终能在一年内多次阅读相同的资料。每天通过间隔重复来复习信息,使我更容易保留所读和所学的一些内容。

因为我的智能手机上有 Evernote 应用程序,所以我通常可以在一天中的“闲暇”时间,比如排队等候的时候做这件事。

组合起来: 模式匹配

前面的每个步骤都只是收集素材的过程。因为所有步骤都是献给神的,所以都是敬拜和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创作“架构”的过程还需要一个额外的步骤。当我把这些素材放入心智框架中,并以一种“崇高的模式匹配”的方式来思考它们时,这一步就完成了,例如,我看到上帝创造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上帝的宏伟和大能产生敬畏和崇敬之情。

这一步将专注的通才与典型的专才区分开来。至少对我来说,这一步也是最困难、最难以捉摸的一步。

我可以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把拼贴的材料摆放整齐,却永远不会有“啊哈”时刻看到它们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但当那一刻真的到来时,就像博士图解指南中的这幅图一样,边界突破了。除了上帝和我,没有人会看到它,甚至不会有人知道那一刻——但它让一切都变得有价值。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How to Glorify God by Being a Generalist.

Joe Carter(乔·卡特)是福音联盟的编辑,同时也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麦克林圣经教会(McLean Bible Church)担任牧师。
标签
工作
知识
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