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将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分享澳大利亚福音联盟奠基文件。这些文件源自 2004 年在美国成立的福音联盟,包含序言、认信声明和事工的神学异象三部分。
完整系列可在此浏览。
所谓“纵向”地读整本圣经,就是把它看作一条完整的救赎故事线(路 24:44),并且留意那些贯穿历史各个阶段、覆盖正典所有部分的主题(如圣约、君王、圣殿),而这些主题最终都在耶稣基督里达到高潮。从这个角度来看,福音的脉络是:创造、堕落、救赎、更新。它强调的是救恩的目的——更新的创造。正如我们在认信声明中所宣告的:
(神)凭其旨意成就永恒的美意,为要救赎属于祂自己的子民,恢复堕落的受造界,以此颂扬祂荣耀的恩典。
所谓“横向”地读整本圣经,就是把它的宣告、呼召、应许与真理总结归类(如神论、基督论、末世论),从而得到一个系统性的理解(路 24:46–47)。从这个角度来看,福音的核心是:神、罪、基督、信心。它强调的是救恩的方式——基督代替我们完成救赎,我们则要以信心来领受。正如我们在认信声明中所宣告的:
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代表和替代者,使我们得以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当代许多人(虽然不是所有人)在研读圣经时,更倾向于前一种方式,也就是“纵向地读”。他们往往着重强调罪与救恩的群体性层面。这样一来,他们主要把十字架看作是舍己性服事的榜样,或是战胜世俗权势的标记,而不是替代性的赎罪与挽回祭。讽刺的是,这种方式反而容易滑向律法主义。它并不是通过传讲恩典的福音来呼召人个人悔改归信,而是呼召人加入基督徒群体,参与神正在进行的“解放世界”的国度计划。重点就落在了“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上,却弱化了“在基督里因信而得的宝血买赎的身份”。在这种失衡下,传福音和护教不再受到重视,释经式讲道被边缘化,个人归信与重生的重要性也常被淡化。
另一方面,较早期的福音派(虽然也不是全部)更常用“横向地读”的方式。结果,他们的视角就变得非常个人化,几乎完全聚焦在个人悔改得救以及“平安进入天堂”上。同时,他们的讲道虽然常常是释经式的,但有时会流于道德训诫,而没有突出圣经所有主题如何在基督与祂的作工里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他们几乎不重视为贫穷和受压迫者伸张公义、施行怜悯,也少有关注在艺术、商业等文化领域中荣耀神的呼召。
我们相信,这两种读经方式在最好的实践中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虽然今天很多人把它们对立起来,但我们相信,这两种方式在最佳状态下都是理解福音不可或缺的。福音宣告的是:藉着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神以恩典使人与自己和好,并要更新整个世界,使万有都为祂的荣耀而存在。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澳大利亚网站:How Should We Read the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