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他躺在马槽里,没有离开天庭
2022-02-22
—— Gavin Ortlund

三位一体的第二位与第一位和第三位一样,是无所不在的。无论你走到哪里,圣子都在那里。事实上,不仅如此,圣经还说他“托住万有”:他“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来1:3),“万有都是靠他造的”。(西1:16)

我们每年在圣诞节庆祝的神迹(道成肉身,即上帝的儿子成为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这一神学教义的问题。比方说,在公元10年,当耶稣还是一个男孩在拿撒勒行走时,他仍然无所不在吗?或者当他还是个婴儿,在马槽里卧在其他动物中,马利亚给他喂奶时,他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真的可以认为在那个时候他托住了万有、管理着每一个夸克和恒星吗?

根据所谓的“加尔文主义道之全在性”(extra Calvinisticum),答案令人惊讶:是的。上帝成了人,却没有停止成为上帝,因此,上帝之子的道成肉身并不受身体的限制,而是在道成肉身的同时也继续托住和护理万有。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探讨这一教义的著作汗牛充栋,但我们只需问三个基本问题,希望能重新调整我们的心智,使我们在每年的圣诞庆祝这一惊人的事件。

这是什么意思?

“加尔文主义道之全在性”(Extra Calvinisticum,又译加尔文主义分外说)是一个拉丁词组:Calvinisticum意为“加尔文的”,extra意为“额外的”或“超越的”。它来自16和17世纪路德宗和改革宗神学家之间关于基督如何在主的晚餐中同在的辩论。路德宗反对改革宗的教导,即上帝道成肉身的儿子保留了“超越”他肉身的存在。约翰·加尔文在《基督教教义》中写道(英文直译):

神的儿子以这样的方式从天降下,他没有离开天庭,他主动自愿出生于处女的子宫,在地上行走,并被挂在十字架上;但他继续托住万有,就像他从一开始就做的那样!

但这一教义所涉及的基本理念并非来自加尔文,它是一个古老的教义。早在第四世纪,亚他那修就写道

道没有被他的身体所束缚,他在身体里的存在也不妨碍他在其他地方也存在。当他移动他的身体时,他并没有停止用他的思想和力量来托住万有……就在同一时间,这就是神迹。作为人,他过着人的生活;作为道,他维持着宇宙的生命;作为子,他与父不断联合。

请注意,亚他那修强调的不仅仅是上帝之子在其肉体之外的存在,而是他作为宇宙的护理和治理者的角色。在加尔文的讲道和注释中,他强调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空间本质,而是其对基督治理万有和超越天使的中保作用的应用。重要的不是无所不在本身,而是神的儿子即使在道成肉身的过程中也保持着完全的神性,以及所有这一切所带来的延伸。

这怎么解释呢?

至少可以说,“加尔文主义道之全在性”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时,脑海中浮现出两个挑战。

首先,这不合乎理性!说基督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既是局部的又是无所不在的,这怎么会不自相矛盾呢?第二,这与正统的迦克敦基督论怎么调和?假设一个既有限又无限的基督,难道不会导致古老的涅斯多留主义错误,即把基督的人性和神性分开?

有一个比喻帮助我理解这个问题(至少理解了一点)。假设托尔金把自己写进了《指环王》,成了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与甘道夫、弗罗多和其他人一起来回奔波。当然,他不会因为这个事实而停止在牛津的存在(事实上,他在中土世界的全部存在都取决于他在牛津持续写作),这一情况也没有违反他个人的统一性或逻辑法则。毕竟,中土世界和牛津可不像芝加哥和纽约一样,是同一个世界的不同地方,而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或“世界”。

当然,现在这只是一个比喻。造物主进入创造物和作者把自己写进故事中是有区别的。然而,上帝和他所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牛津和中土世界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芝加哥和纽约之间的关系。想象一下托尔金走过夏尔的情景,他那时仍然坐在牛津大学的书桌前,这也许是在概念化上帝之子如何既具有无限的神性,又具有有限的人性,同时又是同一位格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这很重要?

我个人并不坚持认为否认“加尔文主义道之全在性”的基督教神学或个人必然完全背离正统基督论。然而,有几个重要的迦克敦基督论要点支撑这一全在性。它保护了基督的神性,即完全和不改变的神性,同时也防止了将基督的人性“神化”的诱惑——例如,为了解释他在主的晚餐中身体同在而认为基督肉体的无处不在。正如凯文·德扬所总结的那样:

道的全在性是一个重要的教义,因为它保障了基督神性的超越性(即,它不能被容纳于某处)和人性的真实性(即,它不具备只有神才有的属性)。

通过保留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独特性,“加尔文主义道之全在性”帮助我们把道成肉身设想为一种增加,而不是一种减损。也就是说,神的儿子并没有缩小成马利亚子宫里的一个小胚胎,把他的神性威严留在身后。相反,他来到我们身边,同时保持了他的全部。一份研究报告这样总结了这一额外的意义:“道成肉身不是永恒之子放弃他的普世国度,而是重申他对叛逆被造物的国度王权。”

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加尔文主义道之全在性”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惊叹于我们每年圣诞所庆祝的神迹。请思想一下吧!马槽里的那位既是:

  • 裹得紧紧的,却又充满了天。
  • 抱着他的母亲,却把每一个原子都定在原处。
  • 哭着寻求安慰,却托住星星。
  • 睡在驴子中间,却被天使所爱慕。

这无疑给我们所唱的诗歌赋予了新的意义:至高上主披肉体,圣道化身尊降低,甘与世人居下地,乃我主以马内利。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He Lay in the Manger without Leaving Heaven.

Gavin Ortlund(盖文·奥特伦)博士毕业于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他是一位丈夫、父亲、牧师和作家,目前在加州奥海镇第一浸信会(FBC Ojai, CA)担任主任牧师。
标签
加尔文主义
道成肉身
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