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别让“敌友之分”动摇你的信仰
2025-07-10
—— Neil Shenvi

如果你在互联网的某些小众圈子里呆过,八成见过关于“敌友之分”的讨论。这个说法源自德国政治理论家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1932 年的著作《政治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如今这本书成了不同政见的右派群体的圣经。这个松散团体包括右翼理论家、活动人士、网红博主,以及一群在网络上追随他们的愤青。

施米特的哲学深刻影响着许多人(包括部分基督徒)看待政治、人际关系、宗派事务和社交媒体互动的方式。它将政治描绘成敌我之间的生死斗争:一方要捍卫美国盎格鲁-新教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则企图摧毁它。

“敌友之分”的核心探讨的是我们如何看待政治对手。基督徒历来用耶稣的话回答“谁是我的邻舍”这个问题(路 10:29);而不同政见的右派却越来越多地转向施米特,追问另一个问题:“谁是我的敌人?”

解读施米特

施米特在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的前一年写下了《政治的概念》。他对一战后的德国处境耿耿于怀,一心想突破现代自由主义在他看来过于软弱的一面。施米特认为,政治自由主义盲目迷信法治、抽象规范、程序正义、共识与妥协。由于自由主义拒绝采取果断行动,它必然削弱国家,使其在内外敌人面前不堪一击。

与传统政治观(即政治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权力艺术)不同,施米特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区分敌友”(26 页)。敌人是对某一群体的“生存方式”构成“存亡威胁”的存在(49 页)。然而,“不同政见的右派”对“敌人”的定义往往模糊不清。从激进的进步派活动家、不问政治的婴儿潮一代,到持温和立场的保守福音派,都可能被划入其中。

施米特主张,唯有国家才是最终判定这些威胁的政治实体。国家必须不惜以战争或内部清洗来消灭敌人,甚至要有魄力命令公民为捍卫自身生活方式而赴死或进行杀戮。

施米特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无神论思维,因为它完全无视神对政治的影响。他极度强调国家在识别敌人和动员公民作战方面的绝对主权。实质上,他对国家决断权的神化,否定了神对各邦国、民族、政权乃至人心的至高主权。

施米特认为,诉诸“更高法则”或“自然法”不过是争夺政治权力的幌子(第 67 页),是利益集团为打击政敌而施展的手段。这种观念通常与批判理论和后现代左翼挂钩,但如今也正在影响不同政见的右派人士。

伦理困境

施米特坚持将政治与伦理割裂的观点同样存在问题。他认为,对于那些可能需要暴力消灭的政敌,这些人“未必在道德上是邪恶的”,只要“在本质上与我们截然不同、格格不入”就够了(26 页)。这种立场与圣经教导相悖。圣经明确指出,政权是神所设立的,为要“惩罚作恶的,称赞行善的”(彼前 2:14)。惩治恶人与镇压异己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

此外,基督教正义战争论的核心,就在于参战方必须具有道德正当性。阿奎那(Aquinas)援引奥古斯丁(Augustine)的观点强调,唯有“正当理由”与“正确意图”兼备,战争才称得上正义。尽管开战决策涉及诸多现实考量,但当政府“佩剑行使权力时,无论是对内镇压还是对外作战,道德标准都必须是不可妥协的核心准则(罗 13:4)。

施米特否定良心自由的立场尤其令基督徒担忧。他断然否认个人有权抵制国家权威,但基督教始终强调:人最终只向神负责,而非屈从于世俗权柄。当犹太公会禁止使徒传道时,他们的回应掷地有声:“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 5:29)。我们的良心唯独归神掌管。当合法政权倒行逆施,尤其是强令我们杀戮时,奋起抵抗便成为不可推卸的道德使命。

教会中的敌友之分

先不谈施米特理论涉及的历史政治问题——毕竟他本人就是纳粹党的重要成员——对那些接受施米特思想的基督徒来说,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容易陷入狂热的党派之争。

施米特对现代“不同政见的右派”的影响,解释了为何有些基督徒认为温柔、仁爱等圣经美德应该让位于政治需要。他们主张基督徒必须乐意使用嘲讽、诡诈和欺骗等手段。“敌友之分”的理论被用来为网络匿名行为、包庇公开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以及某些自称基督徒之人的恶劣行径开脱。

无论是国家大选还是教会内部事务,当人们把政治都简化成战争时,各种新战术就都有了正当理由。在公开冲突中,如果谎言和恶意能打击“正确的人”,人们很容易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我们甚至会为自己这边的小罪开脱,承诺等胜利后一定会遵守圣经关于诚实、公正和仁爱的教导。毕竟我们面对的是生存威胁,我们得“识时务”,对吧?

基督徒必须摒弃这种态度和手段,因为它们会麻木良知。没错,我们应当为真理和良善而战,但斗争的方式几乎和目的一样重要。

施米特的理论和批判理论一样,都可能彻底分裂教会。他不是按压迫者/被压迫者来划分教会,相反,他会把教会分成“朋友”和“敌人”,而且划分的标准并非堕胎、性伦理这类核心神学议题,而是基于不断堆积的政治琐事和站队符号(比如“你支持哪一派”“你认不认某个口号”)。尽管正统神学具有重要的政治含义,但教会不应将政治一致性凌驾于神学之上,作为我们团结的基础。

最后,尽管施米特试图为冲突辩护,但他的观点本质上违反了耶稣“爱仇敌”这一命令。当然,如果仇敌执意为恶,那么爱他们(和他人)确实意味着要在政治或其他方面抵制他们。但圣经对“爱仇敌”的阐释具体到让人坐立不安: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变卖财产分给穷人;为逼迫你们的祝福祷告;仇敌饿了就给他吃的。如果“爱仇敌”仅仅停留在政治对抗的层面,耶稣完全有理由质问我们:“外邦人和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太 5:39-48)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Don’t Let the ‘Friend-Enemy Distinction’ Derail Your Faith.

Neil Shenvi(尼尔・申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理论化学博士学位。他目前住在北卡罗来纳州,在家教育他的四个孩子。
标签
政治
卡尔·施米特
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