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点击,点击,点击……沉溺其中,删除记录,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羞愧难当,发誓绝不再犯,痛恨自己,再次被诱惑,陷入绝望……然后,又登录,点击,点击,点击,沉溺,删除浏览记录……
与色情成瘾的争战,常常令人筋疲力尽、沮丧无比。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在《伊甸之东》(East of Eden)一书中将情欲形容为“那个小地狱”——我们总是假装它不存在,可一旦卷入其中,我们便感到“完全无能为力”。
我们该如何逃离这个小地狱?
以下三种方法,我们常以为有效(实则不然);而另外三种,我们往往忽略(却真正管用)。
我在高中时信主,但色情成瘾的恶习却如影随形,像一块怎么都甩不掉的黏腻污渍。我知道这东西恶心透顶,却无法戒掉。我讨厌色情内容,但我更恨那个沉溺其中的自己。每当陷入自我厌弃的狂潮中,我会采取一些激烈的行动,但都维持不了多久。自我憎恶的熔岩,最终只会冷却成坚硬冰冷的石头。
在习惯性犯罪后憎恨自己,感觉上很“对”,因为它和悔改感觉很接近。但其实不然。犹大也为自己的罪自责,但他没有真正悔改。自我憎恨与悔改的区别究竟在哪里?真正的悔改,是《路加福音》七章中那个有罪女人的行动:她意识到自己的罪,所以哭泣;但她更意识到了她的救主,所以她带着眼泪来到耶稣脚前。
耶稣邀请所有人,无论是成瘾者、懦夫还是堕落者,来到他面前,并应许他们,如果你把罪带到我这里来,就能在这里得到完全、白白的赦免。耶稣还告诉我们,那被赦免多的人,就爱得多(路 7:47)。那女人“有许多的罪”(同节),我也是,你也是。可耶稣对她所说的话,同样也是对所有带着破碎痛悔之心来到他面前的人说的:“你的罪赦免了”(路 7:48)。
自我憎恶会在你和耶稣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因为它阻止你把自己的罪带到他面前。这是一种自我拯救、自我赎罪的方式。然而,战胜这罪的唯一盼望,在于仰仗耶稣所提供的帮助。那些你不肯带到耶稣面前求赦免的罪,将继续辖制你。
我曾读到过一个比喻,对我很有帮助:我们常听说,悔改的字面意思就是“调转方向”。这听起来很简单,就像在街上走路,停下来,转身就好。
但如果你骑的是自行车呢?调头就需要多点时间。如果你开的是汽车?那就更复杂了。如果你驾驶的是一艘巨型邮轮呢?那可能需要航行好几英里才能减速停下,更别说开始调头了。
有些顽固的罪,可能要与之较量多年才能得胜。如果你曾深陷色情内容的泥潭,它的巨大引力不太可能一夜之间消失。当然,奇迹也会发生,我就听过一些生命经历非凡翻转、彻底脱离情欲捆绑的见证。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抵抗情欲是一场漫长的战斗,是一生都在“调转船头”的过程,是逐步洁净心思、重塑习惯的旅程。
如果你期待一种“银弹”的解决办法,像删除浏览记录一样轻松地删除你的色情成瘾,那你一定会失望。我深信耶稣在《马太福音》5:29–30 中的教导——若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挖出来;若你的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如果你一上网就会去看色情内容,那你就不该上网。去买个非智能手机;卖掉笔记本电脑,在客厅放一台台式机;给设备装上防护软件;读约翰·欧文(John Owen)的《治死信徒身上的罪》(The Mortification of Sin)。不惜一切代价,切断生活中犯罪的机会。
然而,在上帝奥秘的护理中,祂并没有让悔改变得像眨眼一样容易。马丁·路德有句名言:“整个人生都该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悔改。”当那颗“银弹”没能瞬间击倒情欲这头怪兽时,不要绝望。你需要的是许多颗子弹;你需要的是持久的忍耐。而这正是我们必须不断记得:在基督里,上帝已向我们显明的恩典。
C. S. 路易斯在给一位挣扎中的朋友的信中写道:
我非常明白那种长期与诱惑抗争的绝望感。但只要不被挫败后的怨愤、破戒时的懊恼、或急于求成却屡屡受挫的不耐烦所压倒,这绝望就并非绝境。无论跌倒多少次,只要每次都能重新站起,我们就不会被真正击垮。等我们终于回到天家,的确会像浑身泥泞、衣衫褴褛的孩子。但别担心,浴室的热水早已备好,毛巾整齐地摆放着,干净的衣裳也在橱柜里透着清香。唯一会让我们前功尽弃的,是因失去耐心而放弃。恰恰是在我们意识到自己满身污秽时,上帝离我们最近;这污秽本身,正是祂临在的印记。
我作基督徒的时间,已经比没信主的岁月更长。我担任过牧师、青年牧师、小组长,也是许许多多弟兄的守望伙伴。与我谈过此事的每一个弟兄,都有过使用色情制品的历史。我从未遇到过一个从未看过色情内容的男性。对有些人而言,色情内容只是纯洁生命中的偶然失足,如同广阔海洋上偶尔浮现的孤岛;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他们的纯洁反而成了被色情浊浪包围的孤岛,脆弱而孤立。
尽管色情内容无处不在,但许多深陷其中的人仍不愿向他人坦白罪行,甚至会与教会群体保持距离,害怕那隐藏的“小地狱”被人发现。
当我找到一群愿意坦诚的年轻弟兄时,就好像一束强光穿透黑暗的穹顶——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我们每周见面彼此守望,定期的聚会极大地更新了我们的生命。守望小组可能有好有坏,但至少,我们在良知上有责任遵守圣经的命令:我们必须彼此认罪(雅 5:16;约壹 1:7-10),也必须彼此劝勉(来 3:12-14)。小组的氛围可能变得苛刻、也可能太宽松,但也可以充满基督的温柔与圣洁(加 6:1)。
在迪特里希·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的经典之作《团契生活》(Life Together)中,他解释道,弟兄的劝勉中所传达的“耶稣”,往往比存在于我心中的那个“耶稣”更有力量。当我被困在罪疚的阴霾中,向自己复述福音时,那些话有时很难在我心中扎根。但当我听见弟兄呼唤我悔改、相信时,那些从外而来的话语,更有力地见证了基督已完成的救赎。无论我的感觉如何,耶稣为我死而复活的事实,始终客观、真实。而弟兄口中的宣告,正反映了这一现实。
如果你正被色情内容捆绑,你可以逃离情欲的小地狱,但这条路看起来不会那么直接明了。不要隐藏,而要行在光中,承认你的罪;不要指望“银弹”瞬间解决问题,而要预备好走漫长的悔改之路;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自我憎恨,要将你的罪带给那位奇妙、仁慈的救主,并领受他的赦免:“你的罪赦了。”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Escape the Little Hell of Porn.